破解保單理財迷思 不能光看利率還要比未來現金流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20-11-21 12:36
高齡化人口結構讓退休成為理財顯學,以保險商品為例,部分保守型投資人會將還本型壽險商品與銀行的定存利率做比較,錯將 IRR (內部報酬率) 與「比定存利率高」類比,輕忽保單解約衍生的手續費或保單滿期後對退休生活正面的固定收入效益。
根據家庭收支調查結果,2019 年全體家庭戶數為 873.5 萬戶,其中經濟戶長為 65 歲以上的家庭數為 193.5 萬戶,較 2018 年的 189.6 萬戶增加 2.1%,若與 5 年前 (2015 年) 的 165.1 萬戶相較,則增加 17.2%,前述數據顯示越來越多屆齡退休的人無法或不敢安心退休。
AIA 友邦人壽表示,透過保險商品規劃退休理財,主要是希望能利用 6-10 年短期的資金累積,長期鎖定資金以放大價值,等到達退休年紀時,便可透過領取固定金額,讓自己退休時仍能有餘力自給自足,進而照顧家人的生活。
AIA 友邦人壽指出,每種保險商品有不同的設計邏輯存在,保單的價值往往不如表面上所看到的那麼簡單,民眾切勿因錯誤觀念,而犧牲能為未來退休生活所創造的最大價值。
AIA 友邦人壽總經理侯文成指出,對不確定的恐懼,讓許多人透過保險商品來轉移可能會發生的潛在風險,而購買所謂的還本型壽險就是想轉移對未來退休生活不確定性恐懼感的最佳例子。
侯文成補充,計算一些金融商品價值時,主要是衡量未來能夠帶來的現金流量,而其中大部分的來源則是最後的期末價值,真正對退休生活能發揮作用的保險商品,不會希望影響保戶這三、五年的生活價值,而是希望能讓保戶透過 6-10 年的持續繳費,累積財富,鎖住資金,以期於退休享樂年齡時可擁有最大化的「期末價值」。
以「友邦人壽樂退 699 美元利率變動型還本終身保險」為例,繳費期間僅 6 年,且可自行決定 65 歲或 70 歲來當作自己的樂退調整年齡,自「樂退規劃日」(含) 起,每屆保單週年日仍生存時,得領取前一保單年度末基本保額 24% 的生存保險金,創造源源不竭的現金流,可以照顧自己到 99 歲,穩定補足退休後所得替代率不足問題。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