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東莞繼續推進機器換人 和留住工人是否矛盾?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2-12 11:00


昨日上午,2015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開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帶來最新科研成果的同時,也帶來國內業需求,尋求多方面合作,而在國際創客嘉年華上,他們的創客也來到現場推廣,吸引中國投資者的注意。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出席,在致辭中提出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科技合作的設想,並提出堅持開放合作、平等互利、需求導向、市場運作四大原則。


與荷蘭、新西蘭兩機構簽約合作

中國(東莞)國際科技合作周連續舉辦了11屆,本次合作周以“創新創業融合發展”為主題,展會時間持續至13日,有16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和來自白俄羅斯、柬埔寨、德國等近30個國家,以及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的政府、科研機構、企業代表參與,合作周期間組織2萬平方米7大主題展覽、16個科技論壇。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廣東省科技廳分別與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荷蘭國家科學基金委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

隨后,東莞市政府分別與廣州美術學院簽署共建東莞廣州美院文化創意研究院協議書,與大連機床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簽署共建研發中心和展示中心合作協議書,與中國科學院工程院熱物理研究所、東莞理工學院簽署共建東莞分所框架協議書。

國際創客攜新科研成果亮相

本屆合作周致力於拓展與東盟、獨聯體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歐美國家的科技合作,設置中國(東莞)與東盟部分國際科技合作項目推介會,在國際創客嘉年華活動中,特別設置國際創客路演專場。

現場直擊

國際創客秀項目粵企當場留人

2015“贏在東莞”國際創客嘉年華活動上,白俄羅斯國立戈梅利大學教授阿麗娜·西姆琴科帶來“採用溶膠-凝膠法製備氧化鋅太陽能電池活性層”項目。廣東某化工企業負責人現場表示,“技術能否用在鋁表面,如果可以,那麼需要多長研發時間,如果兩個月能夠完成我們的要求,我們老闆今天晚上帶美金來談。”

西姆琴科表示,目前研究的涂層,在鋁製板上處理溫度為250攝氏度,時間為5到10分鐘,希望了解企業更加詳細的需求。

該負責人隨后表示,“我們公司正在組建硅膠凝膠的創新中心,邀請你到公司擔任中心主任,每年任職一個月,待遇豐厚。”不過,西姆琴科對此邀請並未正面回應。

“機器換人是系統工程,不只影響經濟”

論壇有專家稱,調查表明2018年美國製造成本將會低於中國製造成本

“機器換人不能是口號,要系統考慮,包括機器換人后東莞該不該留住新莞人。”在昨日科技合作周會場進行的2015莞港合作論壇上,專家學者與企業家圓桌對話,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教授林江認為機器換人是個系統工程,其影響不只停留在經濟層面。來自香港的專家則認為,有調查表明2018年美國製造成本將會低於中國製造成本,製造業的成本不只是勞動力,而是整個業鏈。

“東莞該主動進行機器換人”

“2015莞港合作論壇”邀請中大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香港生力促進局自動化科技部首席顧問葛明,東莞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主任、副教授查日升,東莞龍昌數碼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鐘銘等四位嘉賓,圍繞“聚焦機器換人 加快升級轉型”主題展開對話。

在觀看完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組節目《“機器換人”的東莞樣本》后,對東莞極為熟悉的林江率先開講。林江表示,勞動力成本迫使企業被動進行機器換人,但就算沒有勞動力成本上升,東莞也該主動進行機器換人。

“今年中央提出了中國製造2025,提出要將中國製造提升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創造,分別對應的就是工業2.0時代、工業3.0時代和工業4.0時代。”林江表示,機器換人就是從工業2.0時代向工業3.0時代邁進的必要步驟,必須要主動而為。

談到生成本問題,葛明現場分享的一組數據讓不少人大跌眼鏡。“2013年美國有調研稱當時中國製造的成本已經是美國製造成本的95%,現在大概是持平,到2018年美國製造成本將低於中國製造成本。”葛明表示,製造業的成本不只是勞動力,而是整個業鏈,自動化程度高的生可能生效率、品控會大大提高,從而提高美國製造的競爭優勢,但在一些複雜的操作流程上,人還是最佳選擇。

留人跟機器換人矛盾?

在林江看來,機器換人是系統工程,具體如何實施前期要做大量調查,包括轄區內企業的成本分析、生技術特點、本土機器人業的發展方向、企業對未來的信心,甚至東莞的人口政策也要考慮。

“東莞最高峰時有1200萬人口,現在沒有以前那麼多,但還是90%以上是外來人口,現在東莞正在降低入戶門檻,希望留住新莞人。留住這些人會不會跟機器換人相矛盾?”林江,這會導致一些政策比較尷尬,希望能夠通盤考慮。

在談到東莞機器人業的發展方向時,查日升表示,東莞目前大概有機器人企業200家,但是一定不能走加工組合的老路,希望能夠通過業研結合,提高莞機器人的競爭力。

統籌:南都記者 梁錦弟

采寫:南都記者 梁錦弟 衛學軍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