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亞投行外交戰告一段落 中國倡議獲全球認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4-02 11:36
截至3月31日,中國倡議推動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朋友圈」已達48個國家和地區。雖名為「亞投行」,其創始成員卻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可以說,中國這一倡議獲得了全球認可,掀起了一股「亞投行熱」。專家表示,亞投行外交戰告一段落,它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外交大戰略的推進,相信將有更多中國倡議獲得全球認可。
中新網報導,縱觀亞投行誕生過程,中美外交「暗戰」、「交鋒」、「對決」等說法,頻現于各大媒體。而各方受內政外交因素影響,加入亞投行的決策過程各異。北京分析人士指出,亞投行倡議的成功實現,成為標誌性事件,最終結果也顯示出各方對於中國合作共贏理念的認同。
亞投行成為新聞「爆點」,源於上月12日英國宣佈加入亞投行。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帶來的示範效應持續發酵,此後法國、德國、義大利、丹麥、俄羅斯、巴西等紛紛申請加入。
在英國決策背後,可以清晰看到外交博弈的影子。據媒體報導,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不顧外交官們「加入亞投行可能疏遠與盟友關係」的警告,最終說服英國決策者們做出加入決定。他的理由是,英國加入亞投行帶來的商業利益將超過可能引發的「外交騷動」。
英國擔憂的「外交騷動」主要是與美國關係。美國的亞洲盟友們也有過一段糾結的決策歷程。從最初的斷然「回絕」到最終高調宣佈加入,澳大利亞和韓國多次反覆並在臨近截止日前才最終作出決定。
在截止日期前,美國並未申請加入亞投行。但面對媒體所稱「盟友『多米諾骨牌似』倒向亞投行」,美國官方已對亞投行展示出積極姿態。美總統特別代表雅各布·盧日前訪華時表示,「歡迎中國在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願在雙邊和多邊領域加強相關合作」。
在分析人士看來,亞投行倡議是中國順時應勢的創新舉措,經濟槓桿最終撬動政治格局屬「意料之中」。「這顯示出中國外交更加積極進取、有所作為,對國際議程的設置能力不斷提升,互利共贏而非價值觀劃線的外交理念贏得廣泛認可。」外交學院副院長王帆說。
察哈爾學會秘書長柯銀斌認為,亞洲在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佔全球經濟總量的比例也超過了50%,這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需要新的多邊金融機構,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翻開人類工業化的歷史,英國工業化實現了工業化與千萬級人口結合,美國、蘇聯等工業化,實現了工業化與億級人口結合,而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工業化,將是工業化與十億級人口結合。在柯銀斌看來,如今中國倡議的亞投行,將是以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為突破口,實現單一國家工業化到群體國家工業化,實現工業化與幾十億級人口結合的創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月31日說,亞投行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多邊開發機構,歡迎所有有興趣的國家加入。中央黨校教授趙磊分析認為,美日雖未以創始成員身份加入亞投行,但今後仍可能加入,亞投行也應歡迎它們加入,提升多元性、廣泛性和代表性。
王帆指出,中國不是也不可能追求一家獨大,中國話語權的提升不是對現有國際體系的顛覆,也並未從根本上改變遊戲規則。多位分析人士近日撰文指出,亞投行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是互補而非競爭關係。
「『一石激起千層浪』的亞投行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國外交大戰略的推進,相信將有更多中國倡議獲得全球認可。」趙磊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