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疫情掀行動支付熱潮 提高客戶忠誠度成業者新課題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20-06-07 19:07
新冠肺炎疫情掀起非現金交易風潮,行動支付使用率大幅攀升,業者現在緊抓商機搭「振興三倍券」順風車砸錢拚行銷,希望透過優惠加碼擴大獲客,但除了優惠攬客外,更要擴大生態圈打造便利使用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客戶忠誠度。
防疫措施,讓行動支付一躍而起成為熱門交易模式,根據銀行自行統計,自疫情爆發後,包括網路銀行、行動銀行、行動支付等交易比重幾乎都有明顯成長,比起疫情爆發前至少多了 3 成以上的成長率,數位交易儼然成為防疫模式下的受惠族群之一。
行政院推出「振興三倍券」,並開放可搭配信用卡、行動支付使用,讓業者躍躍欲試陸續推出優惠加碼,希望以此提高市占率,以台灣 Pay 來說,8 大公股行庫就聯手斥資逾 1 億元預算,比照民營銀行祭出回饋加碼拉抬市占率。
但從過去經驗不難發現,藉由撒錢做優惠固然有助於增加獲客量,通常「客戶怎麼來的就會怎麼離去」,也就是因優惠吸引而上門的用戶,優惠結束後也會隨之鳥獸散,也因此優惠結束或縮水後,刷卡金與用戶量也會打回原形。
以台灣 Pay 來說,經常遭消費者抱怨掃碼感應支付失敗率偏高、使用通路偏少,加上可綁定信用卡、金融卡多以公股行庫、中小型銀行為主,本身就有先天不良的劣勢,即便找上四大超商合作,但在超商積極推動自家電子錢包的情況下,對於提升台灣 Pay 能見度與市占率效果相對有限。
過去台灣 Pay 也曾靠著砸錢給優惠在市場上掀起熱議話題,但通常是優惠額滿截止後,消費者在「任務解鎖」後也跟著棄用 APP,儘管現在搭上「振興三倍券」的促刷優惠,或許有機會拉抬市占率與客源,但在介面使用不夠方便、通路偏少與合作金融機構有限等劣勢下,政府或許該思考,如何強化台灣 Pay 使用便利性,增加消費者的黏著度。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