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搶人搶到台灣來!臉書永久遠距工作蝴蝶效應

商業周刊 2020-05-30 12:36

news-cover-image
臉書執行長佐伯格認為,企業鼓勵遠距工作,除了可以招攬大城市外更多優秀人才,還能催生更好的遠距溝通技術。(來源:Dreamstime/商周提供)

文●楊倩蓉

臉書執行長馬克.佐伯格(Mark Zuckerberg)在 5 月 21 日宣布,未來 5 年到 10 年,5 成員工將採取遠距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他直指:臉書將「積極」雇用能在家工作的員工。

它不是唯一一家,先前,推特宣布員工可以永久在家工作後,Google、微軟、亞馬遜也宣告,將繼續實施在家工作形態;顯見,過去集中勞動力的辦公室文化,正朝向分散勞動力的遠距工作形態邁進。

《富比世》雜誌指出,佐伯格開出的這一槍:「將成為疫情後,就業市場最大改革者。」

做為全球前 5 大科技公司,辦公室遍布全世界 70 個城市的臉書,為什麼要在疫情減緩的同時,宣告朝永久遠距工作形態邁進?這將對你我所處的職場,帶來什麼新改變?

企業:將掀全球搶人大戰

佐伯格第一個要創造的是:辦公室去中心化革命。

《紐約時報》分析,過去,這些科技大公司透過建立巨型的辦公室園區,提供免費巴士接駁、美味的自助餐與乾洗服務,讓員工不思返家,待在辦公室的時間越來越長;正是因為高級主管一直認為,在辦公室創造人與人之間更多頻繁交流,就能激盪更多創意。

然而,隨著疫情開啟全球最大遠距工作實驗,《華爾街日報》指出,企業從原本的被迫接受到逐漸發現,分散勞動力可以為企業帶來靈活又高效的工作方式。

臉書的一份調查指出,50%員工自認在家辦公和到公司上班的效率相同,40%員工希望繼續維持遠距工作。

佐伯格在直播中表示:「遠端工作有一些明顯好處,它讓我們能將觸角伸進大城市傳統科技中心之外的人才庫。」

表面上,遠距工作可以為企業降低包括辦公室租金等營運成本,員工也可以從漫長的通勤時間中抽身而出。

然而,它的背後重點是,遠距工作也能讓人才招募不再受限,可以向全國,甚至全球展開人才招募。

這將帶來連串改變。

當辦公室不再重要,人員可以在任何地方上班,接下來,薪資結構也將改變。

員工:談薪水,先看你住哪

一旦人才選擇遠距,臉書將會根據人所在的不同地區,來調整薪資,企業為了降低成本,當然傾向聘用那些居住在生活費較低,卻同樣具備優秀專業技術的人才,這就導致了就業市場薪資的變化,求職者無法再比照矽谷的高薪資水平,必須面對居住地生活費較低而被迫降薪的威脅,其他公司也會開始群起效尤。

企業的成本結構,勢必會重新整理。

過去,矽谷以提供員工極佳的工作環境出名,例如,免費三餐,或是 24 小時提供的零食吧跟健身場所,未來,這些支出都可以省去。

數位溝通、協作變關鍵職能

不少企業現在將下一步的支出,改為協助員工可遠距上班的數位支出,如 VR 與 AR 科技,讓大家可以透過虛擬畫面,與客戶、同事接觸。

這個改變,還將逼迫大家長出新的能力。

對於員工而言,佐伯格表態:臉書要「積極」聘用能遠距上班的員工,代表後者不僅要具備善用數位溝通工具的能耐,更能要主動與團隊協作,才不會被邊緣化。

遠端工作將改變職場文化:例如,靠在辦公室廣結善緣,或加班爭取認同已經不適用,靠苦勞已走不下去,未來更靠實力見真章。

對管理者而言,企業也得學會分散式管理,領導者必須嘗試想出眾人認同的願景,才能讓大家在彼此見不到面時,仍朝共同目標邁進。

佐伯格也正思索:「當我們彼此見面的次數減少,如何鼓勵創造力,並保持企業文化?如何為那些在辦公室環境裡具備野心的員工,設計職涯發展?」

台灣軟體業,率先受影響

臉書其實有思考到,資淺員工可能還是需要先到實體辦公室與大家磨合,理解職場倫理,所以目前對申請遠距工作的員工有設下條件:員工必須具備一定的資歷與出色的工作表現,才能申請全遠距工作。

不過,在這風潮下,大家也討論到:若遠距工作需要成熟的自我管理能耐,企業還該雇用剛畢業的新鮮人嗎?這是矽谷龍頭企業們正思索之處。

遠距工作趨勢若繼續,對台灣的影響在哪裡?威朋大數據人資副總裁林裕洋表示,軟體業提供的服務都是遠端,最適合遠距工作,所以台灣軟體業會先受影響。

他指出,台灣生活消費沒有矽谷高,卻擁有許多專業技術人才,即使跨國企業開出的薪資條件,相較於當地薪資水平可能會略有調降,還是比台灣本土企業高,台灣產業遭遇的求才競爭將更激烈;不過,他也表示,遠距工作對企業不是二分法.而是在留才上多了一個選項。

就像佐伯格說:「世界將在疫情後進入重要方向。」未來企業將因遠距工作開放,開啟全球搶人戰,同理,你的主管可能也正開始在全球物色人才,你我都必須做好,開始跟全球人才競逐的心理準備。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1698 期。

來源:《商業周刊》 1698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商業周刊》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