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疫情改寫金融交易型態 銀行提升數金業務新契機
鉅亨網記者郭幸宜 台北 2020-04-19 18:53
因應防疫讓各行各業紛紛啟動「線上作業」,銀行也順水推舟力推數位金融業務,尤其過去被視為數位金融進度較落後的公股銀行,也跟進砸錢行銷自家數金業務,但除了撒幣搶客外,銀行更該思考如何讓數位平台操作、使用更貼近消費者生活,並進一步提升品質,增加客戶黏著度。
在 Fintech 趨勢下,銀行近年來卯起來大推數位帳戶,並與行動支付業者合作增加自家商品曝光率,今年以來在疫情影響下,各家銀行更搶搭時事順風車,大推口罩網購優惠。
觀察近年銀行的數金業務發展,不難發現目前市場仍由策略靈活、資源充沛的民營銀行略勝一籌,多數業務具備領先優勢,公股銀行在積極度與業務量仍相對落後。
以這次疫情來說,為因應防疫所需,民營銀行在連假結束後,立刻宣布針對部分員工啟動居家辦公措施,降低群聚感染的風險,反觀公股銀則受限於軟硬體設備不足,無法在第一時間發動居家辦公,只能要求員工戴口罩、做好自主健康管理,做法相對「佛系溫和」。
事實上,公股銀除了有資源、預算等先天上的限制外,讓銀行在軟硬體資源無法與民營銀行比擬,加上銀行本身大股東為財政部,必須受國會監督,讓公股銀行在業務推廣上普遍存有公務員的「多做多錯、不做不錯」的保守心態,多數數金業務幾乎都是跟隨民營銀行步伐,先讓別人試水溫,自己再隨後跟上。
而預算限制也是公股銀行發展數位業務的阻礙之一,目前公股銀在採購上仍以價格標為主,包括系統、軟硬體設備幾乎都是挑最便宜的買,出包率自然也不低,在業務發展進度也相對民營銀行落後。
此次疫情突顯數位科技的重要性,在線上作業已成趨勢的當下,銀行或許該思考跳脫舊有作業型態與思考模式,例如擺脫價格標方式、勇於嘗試新服務方式等,在兼顧風險控管下,突破提升線上作業的便利性與交易安全性,讓數金服務進一步提升並擴大市占、提升客戶忠誠度。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