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三大趨勢掀起今年銀行業變革風暴 金融業上雲的機遇與挑戰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20-01-29 16:00
純網銀、開放銀行、金融上雲三大政策今 (2020) 年在台灣的實施,讓金融業迎向新的競合時代,也為給積極擁抱 AI 與雲端的金融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金管會發下三張純網銀執照,純網銀能否發揮鯰魚效應,促使傳統銀行加速金融創新,外界拭目以待,而傳統銀行為迎戰數位轉型挑戰,也積極希望導入開放銀行,要在百家爭鳴的金融圈動態成長。
其中,今年為純網銀元年,銀行業者認為,新加入者和競爭者,將使法令的開放速度將更加快,餅也會擴大得更快,對金融業是好事,未來銀行誰能掌握科技連動及創新能力,就能在這塊大餅持有的分量愈大。
純網銀也有其將面臨的挑戰,銀行業者指出,一般外界認為純網銀因為無實體分行,成本可能降低,因此可以在價格戰具備優勢,不過純網銀系統建置等成本也相當燒錢,初期為了吸引客戶,或許會用短期高利的方式搶客,但也因資金成本較高,加上現在銀行利差已經「低到見骨」,以房貸利率來說,放款利率低於 2%,其他放款利率也很難拉高利差,要在放款上殺價競爭很有難度,所以高利的期限,應該也不會太長;純網銀到底能端出什麼新奇的業務,將是最大挑戰與吸睛重點。
開放銀行部分,目前已推動第一階段為「公開資料查詢」,接下來,要推動的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與第三階段「交易面資訊」,其實才是開放銀行的重頭戲。
因為第一階段「公開資料查詢」,是以非交易面金融資訊為主,不涉及消費者個人資料,像是外幣匯率、信用卡產品、分行據點等資訊。
第二階段「消費者資訊查詢」中,將進一步開放產品申辦資訊與帳戶資訊,例如,帳戶開戶與附屬業務申請、信用卡及附屬業務申請、消費者個人資料查詢、消費者帳戶資訊等。而第三階段的「交易面資訊」,將提供消費者支付、交易功能,比如轉帳申請、信用卡點數兌換、貸款清償、帳單支付、扣帳授權等申請。
第二、第三階段,因涉及消費者個資,銀行與 TSP 的合作,考慮到一旦發生了嚴重外洩事件,有一套對應處理機制就相當重要,因此後續的自律規範,也會針對這部分訂定更細的規範,比如權利義務的產生、智慧財產權的歸屬,以及爭議解決程序與補救措施。
此外,趨勢科技認為,金融業者將自家 API 開放給第三方業者,可能為駭客帶來全新的潛在攻擊機會,尤其與行動支付相關的惡意軟體,對開放銀行與支付系統的攻擊將持續增加,在 API 漏洞下,可能遭隱私外洩的資安風險。除了自律規範細則,資安風險的考量,也將是金管會與財金公司在新的一年,針對開放銀行後續兩階段的開放最重要的功課
而因應 Bank 4.0 時代累積及使用巨量金融資訊與數據,尤其即將迎向純網銀、開放銀行的新里程碑,在在都將衍生龐大的資訊數據運算需求,因此應運而生的是金管會對於金融業上雲端的開放。
有鑑於雲端服務處理技術複雜,金融機構本身就有相關雲端服務的作業處理,除了可以自行直接委託雲端業者外,也可由受金融機構委託的第三人另行再委託雲端業者處理,以達到真正專業的需求。
金管會就金融業者雲端化的監管方式採取雙軌制,依照雲端作業委外的重大性與否,區分為「核准制」以及「備查制」。無論是具有重大性的委外作業,或是將作業委託境外業者,都必須採取事先申請核准制,除此之外則是採取事後備查制。
而委外作業是否具有重大性,必須綜合評估包括:該項雲端委外作業占總營收比例;對金融機構穩健營運潛在影響;如果發生資安問題,是否對金融機構本身、客戶或市場帶來影響;該委外作業成本佔比;以及委外作業失敗所需付出的成本比率等綜合評估。
對網路產業來說,「上雲端」並非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但對高度成熟也同樣高度監管的金融業來說,它代表:台灣法規終於正式同意,讓銀行可把自家資料放上雲端,或放在境外公有雲服務上,例如:IBM、微軟或 Google 等。
雲端是透過網絡資源的整合,讓資訊的取得與分配更為便利,其中涵蓋了資訊處理能力、資訊內容甚至是實物的資源等等,範圍無所不包。從技術角度看,雲端運算包含了虛擬化、網絡計算、寬頻網路等架構與服務。而這些都改變了商業社會的傳統業務運作模式,帶動業務轉型,重塑產業發展。
雲端的使用為各行業帶來創新的業務模式,銀行業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除了傳統經營方式的改變,就連客戶端,也勢必帶來創新的變革。例如銀行可以針對客戶的業務與財務活動,進而提供標準化的業務處理,亦可利用雲端實現跨行合作,甚至將業務延伸至當前無法服務的客戶與市場;在銀行外部方面,包括銀行同業間的合作與資源共享,都可利用雲端與其他銀行或特約商家進行資源整合;這些都是上雲端對金融業來說不可多得的好機遇,雲端化能加速金融科技的試驗和轉型。
但是當技術不斷迭代,金融業面臨的資安風險隨之提升,目前,金融業只有 7.3% 的 IT 預算用於上雲投資,在金管會開放上雲的遊戲規則已頒佈之後,許多金融機構多已摩拳擦掌邁向雲端服務新戰場。
然而,採用雲端運算的風險控管,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管理機制、資料跨境傳輸相關安全控管、如何監督與查核等方式,確保第三方有效執行各項安全控管措施,及保障金融機構與消費者資訊權等,將是金融業把關資訊安全的重要挑戰。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