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證實曾收中國逃美貪官名單 鼓勵提供證據和情報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新網26日報導,美國務院發言人普薩基25日表示,美方曾收到過中國提供的逃美貪官名單。她表示,美方鼓勵中方提供有力的證據和情報,以便讓美國執法部門能夠對涉腐案件進行調查和起訴。
中國官方媒體25日發佈消息稱,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總局局長徐進輝透露,中美兩國將在追逃、追贓領域加強合作。中方已向美方提供了一份中國逃美貪官的「優先名單」,希望美方能夠協助追逃。
徐進輝還表示,中國政府已經準備啟動法律程式追繳中國貪官的海外資產。他說,「一旦證據確鑿,我們將依法啟動收繳程式。」
普薩基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就「優先名單」一事回應稱,美方此前曾收到過中方提供的多份追逃名單。目前,有關的追逃行動正在進行之中。她表示,兩國主要通過司法部門討論追逃事宜。
在談及引渡一事時,普薩基稱,即使沒有引渡條約,美方仍可將逃犯通過移民訴訟程式等渠道進行遣返。她說,是否與一國簽署引渡條約,美方將考慮諸多因素。比如,被遣返者回國後會否得到公正的審判和對待。再比如,只有一國首先同意引渡本國公民,美國才會考慮與之簽署引渡條約。
據普薩基介紹,美中兩國執法部門定期通過美中執法合作聯合聯絡小組(JLG)就遣返、反腐等共同關心的話題進行溝通。在最近一次的JLG會議上,中方表示,願意向美方提供更多的證據,以便美方可以對中方重點關注的逃犯進行定位、起訴以及轉移。
普薩基稱,美方鼓勵中方提供有力的證據和情報,以便讓美國執法部門能夠對涉腐案件進行調查和起訴。
美專家認為,種種跡象顯示中美聯合追逃追贓行動已進入「快車道」,未來簽署引渡條約是有必要的,眼下的合作將為簽署條約積累顯著經驗。
從加州檢察官17日起訴中儲糧「碩鼠」喬建軍及其妻子趙士蘭,再到中國反貪總局證實向美方提供「追逃名單」,中美最近的反腐行動備受關注。此間專家認為,兩國追逃追贓已經從美國「不太情願」、「半推半就」的局面發展到駛入「快車道」。
正在訪美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說,美國看到了中國反腐的決心,也看到反腐最終結果有利於清理中國政治和商業環境,對中美關係的長遠發展有利,所以選擇轉變態度做中國反腐的「積極合作者」,反腐會成為中美關係新增長點。(接下頁)
[NT:PAGE=$]
長期研究中國腐敗問題的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政治學教授魏德安(Andrew Wedeman)表示,由於沒簽引渡條約,中美追逃追贓合作「很複雜、有難度」,美國以國內法優先的原則處理中國潛逃疑犯案件,目前合作的主渠道仍是專注調查貪官的簽證欺詐和洗錢問題,通過起訴來遣返在逃人員或就地審判。
報導顯示,加州檢察官日前起訴喬建軍和趙士蘭的名義正是簽證欺詐和洗錢。時光倒流回2004年,原中行開平支行貪官余振東也是被美國政府以簽證欺詐、洗錢、非法入境等罪名起訴。
魏德安認為,簽證欺詐和洗錢指控固然是有效手段,中國還應善用美國法律體系,拓展追贓渠道。美國正加大對外國貪官查處力度,目前正在實施的貪腐政府高層資產追回行動(Kleptocracy Asset Recovery Initiative)旨在追繳外國高級貪官在美資產,該行動適用於中國貪官,但迄今為止似乎中美還未通過這一行動追繳貪官資產。
在貪腐政府高層資產追回行動框架下,美司法部有權沒收外國官員貪污的資產並將財富歸還受害國,如曾沒收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的兒子利用賄金在美購置的房產,更曾沒收奈及利亞前總統在美隱匿的「腐敗款」。
一個最新案例是,司法部本月4日宣佈追繳了韓國前總統全斗煥藏匿在美國的約120萬美元「腐敗款」,不久將返還韓國政府。魏德安認為,由此來看中美追贓合作仍有很大潛力。
美國勞工部原財務總長莫天成建議,除了中國主動追逃追贓,也可借助美國草根力量。包括華人華僑在內的美民間人士可成立非盈利組織,以獨立第三方身份專門調查中國貪官在美涉及的洗錢等問題,只要運作透明就符合法律規定。
著眼當下,中美須加大追贓資訊共用。魏德安說,由於很多涉貪情報比較敏感,有美方官員告訴他中方有時不情願向美方展示過於詳細的證據,如果兩國能在調查資金來源方面加強合作,美國可以更快地起訴中國貪官。
由於目前兩國反腐合作是「具體案件具體分析」,美國威爾遜學者中心中美關係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擔憂這將是一種「有限合作」,無法捅破兩國未簽署引渡條約這層「天花板」;但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副會長包道格預計,合作加深會為兩國達成引渡條約積累顯著經驗。
中美未來有沒有可能簽署一份引渡條約?對此,美國國務院給出的前提是,從美國引渡到別國的人須受到公正審判,不受到酷刑或其他方式虐待,另外除非別國承諾引渡本國國民,否則美方不考慮就引渡條約進行談判。
對於美方的顧慮,袁鵬表示有時美國出於政治原因把貪官當成政治犯,雙方有不同的標準,這屬於政治、司法和認知差別。賴昌星被遣返回國的判例表明,只要誠心合作,中間還是有很多妥協空間,出於人權原因不遣返貪官的擔憂應當會越來越低。
美國國會研究處國際交易和金融分析師莫晟偉(Wayne Morrison)贊成兩國簽署引渡條約。他告訴中新社記者,基於美國痛恨和嚴打腐敗的立場,未來中美簽署引渡協議是有必要的,這是一項長期任務。自2004年起,美國已與許多國家簽訂引渡條約並追回逾1.6億美元贓款,這可為中美之間的談判提供參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