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鉅亨新視界

〈觀察〉電子支付一年衝兆元商機 百Pay齊放下 兩強角力大搏鬥

鉅亨網記者陳蕙綾 台北 2019-11-17 19:00

金管會設下電子支付比重要在 2020 年底達到 52% 的目標,不過,截至今 (2019) 年上半年只有 41%,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繼續努力、不改目標」,等於一年要衝出兆元商機才能達陣,目前國內電子支付市場仍在起飛階段,面對百「Pay」齊放,可能有許多人還是霧煞煞,要使用電子支付前,除了先跟著《鉅亨網》搞懂各種 Pay,不可以不注意的是有兩強--LINE Pay、街口支付市佔率緊咬不放,形成角力戰!

◎緣起 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時期拍板

「電子支付 5 年倍增計畫」是 2015 年,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在任時期所訂下的目標,當時曾銘宗表示,2015 年國內電子支付占台灣個人消費支出比僅 26%,相較韓國的 77%、香港的 65%、大陸的 56% 等,在亞洲國家中確實偏低。

曾銘宗表示,台灣的電子支付比率占個人消費支出在亞洲國家中相對較低,要加速趕上,因此,金管會推出普及電子支付推動策略,要在 5 年內將電子支付金額占國人消費支付比重由當時的 26%,在 2020 年底拉高到 52%。

為此,金管會特地成立「提升電子化支付比率推動工作小組」,成員包括相關部會、周邊單位及業者,並滾動檢討法規、發展多元化支付工具及拓展通路運用。

據金管會資料顯示,我國 2016 年度至 2019 年度 (上半年),電子化支付筆數各約 37.38 億筆、40.02 億筆、44.25 億筆及 23.71 億筆,交易金額各約 2 兆 7108 億元、3 兆 641 億元、3 兆 6562 億元及 1 兆 9908 億元,占民間消費支出比重分別為 30.05%、33.14%、38.29% 及 41.3%,逐年成長,惟與 2020 年預定提昇至 52% 的目標仍有所差距。

◎依據付款方式分類

電子支付進入戰國時代,如果你還只知道 Google Pay、Apple Pay 和 Samsung Pay 這三大國際 Pay,那你就落伍了;隨著台灣行動支付愈來愈普及,各大銀行、超商量販店、甚至百貨業都紛紛推出專屬的行動支付,形成百家爭鳴局面。

由於行動支付品牌相當多,功能及可用的通路也有所不同,因此消費者在使用時,常覺得好混亂、摸不著頭緒,還得先看看手機支不支援,其實,依照付款方式,電子支付大致可分為三種,可分為「NFC」近場無線通訊技術、「MST」磁條感技術及「QR Code」行動條碼等 3 種。

其中,NFC 使用門檻較高,除手機要有 NFC 功能,商家還要有感應刷卡機才行,像是 Google Pay、Apple Pay 及 Samsung Pay 等國際 3 大 Pay 都屬於這種。

但 Samsung Pay 同時還支援 MST,因此市面上幾乎所有刷卡機都能適用,掃條碼的還有玉山 Wallet、家樂福 Pay 等。

至於 LINE Pay、街口支付、Pi 錢包、台灣 Pay 等多數行動支付都是使用 QR Code 掃碼支付,使用門檻低,不限手機機種,只要能掃碼就能付款,能較快走入各個支付場景,算是鋪蓋市場較快的模式。

因此,台灣 Pay 目前正在進行「QR Code 共通支付」統一規格,商家只需張貼 QR Code 即可完成收款。

◎依據功能分類

國內行動支付大致分為:國際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電子票證。

· 國際行動支付

Apple Pay、Google Pay、Samsung Pay 等國際 3 大 Pay,已在 2017 年 3 月底陸續在台開通,只要綁定信用卡、簽帳金融卡,就能用手機直接付款,沒有金額限制,但沒有轉帳、儲值及提領功能。

其中,Google Pay 已可把會員卡及折價券等都登錄,等於整合更多支付的功能;而 Samsung Pay 更與悠遊卡簽署合作協議,Samsung Pay 最快在今年底前,就可下載虛擬悠遊卡,用手機來搭捷運、公車以及進行小額支付。

· 第三方支付

至於 PChomePay 支付連、Yahoo 奇麼輕鬆付、GOMAJI Pay、豐掌櫃等行動支付,屬於「第三方支付」,就是商家、收單銀行間的代收、代付平台,不能進行儲值、轉帳,主管機關為經濟部,目前向經濟部登記的業者有 6、7 千家。

當消費者在商家那買完東西後,消費者的錢會先寄放在第三方平台,待商家成功出貨後,第三方平台再撥款給商家,這樣一來,不僅對消費者的購物更有保障,商家也不用再跟收單銀行一家一家簽約了。

· 電子支付

而街口支付、橘子支、國際連、歐付寶、智付寶、ezPay 簡單付等 6 家則是「電子支付」專營機構,另還有 22 家銀行、中華郵政、LINE Pay 一卡通等兼營電子支付,他們推的行動支付,除了可綁信用卡,也可進行帳戶間轉帳、儲值、代收付,儲值上限 5 萬元。

至於悠遊卡、一卡通、遠鑫有錢卡及 icash 則是「電子票證」機構,只能做儲值業務,最高儲值上限 1 萬元,不能轉帳。

不過,目前悠遊卡、一卡通、有錢卡都已申請兼營電子支付獲准,而一卡通也與 LINE Pay 合作推聯名帳戶,據了解,icash 也有送件兼營電子支付計畫。

◎LINE Pay、街口支付兩強角力戰

台灣目前的行動支付市場,Line Pay 和街口支付兩強在競爭激烈的消費者市場中脫穎而出,LINE Pay 市占率 22.3%、街口支付 19.7%,Line Pay 是靠強大的社群通訊軟體得天下,街口支付則是大舉與實體零售通路合作,穩紮穩打走進市井小民的生活。

Line pay 是 Line 通訊軟體的其中一項功能,要付款的時候,要先打開 Line,然後找到錢包選項,再打開 Line pay 進行掃碼、或選擇所需的功能。而街口支付是一個電子支付的 app,一打開 app 就有四大功能:掃描條碼、出示付款碼、轉帳以及收款,在付款的速度上與使用者的消費感受上,街口支付有較佳的介面表現。

Line pay 與 街口支付現在都支援綁定信用卡、帳戶儲值,但這兩個行動支付對於沒有信用卡的族群來說,都是很好工具,因為,街口支付多了一個可直接綁定銀行帳戶扣款,LINE Pay 若要使用銀行帳戶扣款,則需先「繞道」申請 LINE Pay 一卡通帳戶,把錢儲值進 LINE Pay 一卡通帳戶,也能帳戶扣款。

至於轉帳部分,目前 Line pay 與街口都支援會員間的互轉,但兩個平台之間暫無法進行跨平台轉帳的動作。立法院本會期針對電支電票合併法的修法,因為會期過短,恐怕難以完成修法,因此預期將力拚下會期修法,一旦完成修法後,電支業者就可納入財金公司會員,未來不同電子支付的帳戶之間就可以互相轉帳,也就是說,未來街口支付帳戶跟  LinePay 一卡通帳戶之間就可以轉帳,將更為便民。

若從支援的店家來比較,Line pay 與街口支付支援的通路都很廣,目前幾乎各大通路都會同時支援 Line pay 與街口,但中小通路來說,Line pay 在虛擬通路的支援較廣,像是 momo 購物、博客來等知名網站,都能使用 Line pay;街口支付則是一開始就主打進攻實體通路,因此就連許多夜市等小吃攤也支援街口支付,是其主打的一大特色。

Line pay 與街口支付都是點數經濟,Line pay 有 Line point,而街口有街口幣,兩者都是消費後給予點數回饋,且兩者的回饋率都是 1 點兌換現金 1 元的「1:1」兌現率。

不同的是,Line point 可以每次消費最高進行 100% 的折抵,可說是同等於現金,而街口幣目前折抵上限為該筆交易的 30%,也就是最多 7 折的意思。

值得留意的是,在收集 LINE Points 前,一定要知道的是「點數是有時效性的」,且區分為一般點數及限時點數,一般點數效期為「最後一次獲得點數」的當天算起 180 天內,限時點數效期則因取得點數的活動而不同,可在自己的 LINE Points 記錄內查詢到所擁有的點數類型,及 30 天內即將失效的點數,記得留意以免點數逾期失效了。

·Line pay 回饋

Line pay 當初因為中信 Line pay 卡提供高額 3%Line point 回饋率而造成轟動,雖然目前一般消費降至 1% 回饋率,但海外消費回饋率仍有 2.8% 的 Line point 高回饋率。

Line pay 累積點數非常快速,且許多通路都可以用點數折抵,像是四大超商;用 LINE Pay 綁定各家銀行信用卡消費享有不同的優惠,以及各通路不定時會舉辦加碼回饋活動

除了綁定中信 LINE Pay 卡,今年起陸續加入主打日本旅遊的「富邦 J 卡」,以及無腦刷的「聯邦賴點卡」,也都算是 Line pay 的好朋友。

其中,富邦 J卡也是一班消費 1% 回饋,但是日本消費有 3%,且是 JCB 卡,日本匯率較划算,且有日本特店加碼最高 10% 回饋;而聯邦賴點卡一般消費回饋 2%,海外消費也高達 3%,其優勢是基本回饋就已經高,標榜「適合無腦刷」。

· 街口支付回饋

若在街口綁定「第一銀行星燦卡」,在年底前前,單月累積消費滿 888 元以上,登錄就送 120 元刷卡金,回饋率相當於約 13%,加上卡片本身回饋 2%,等於最高能拿到 17% 回饋;而最新推出,帶有純正血統的「台新銀行街口聯名卡」,綁定支付即享全通路最高 6%、指定通路最高 8% 回饋,在指定月份的 1~7 日消費,更有機會抽到 100% 現金回饋。

◎結語 台灣電子支付展望 明年底要衝上兆元商機

隨著消費者支付習慣的改變,手機行動支付除了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業者可以藉由這樣的支付載具所產生的消費數據,不只是冷冰冰的數字,可以更即時性、更深入地了解消費者的樣貌與需求,進而能更「精準行銷」,準確獲客就能帶來無限寬廣的商機,影響所及將可以改變銀行、通路以及電支業者的經營策略增加營收。

金管會訂下「電子化支付 5 年倍增計畫」,也就是電子化支付比重到 2020 年要達到民間消費的 52%,而到今年上半年,電子支付占民間消費總額 9.26 兆元的比重只有 41.3%,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坦言,要達標有點困難,但是不會改變目標,仍會奮力衝刺。

我國要推動電子支付之所以步調較慢,顧立雄認為,主要是因為民間使用習慣、偽鈔少、金融機構很具便利性,這些與電子支付發達的韓國或中國等情況不一樣。

由於目前電子支付比重 41.3%,距離達陣的政策目標還有 10.7 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到明年底這一年多的時間,必須衝出約 1 兆元的交易量,這不僅是政府政策,更是商機所在。

· 政府可師法日韓祭出賦稅誘因 帶動商家使用率

除了明年立法院將修改電支電票合併法,希望電支、電票的帳戶可互相轉帳得以大舉拉抬電子支付使用度,其實政府可以師法韓國政府為鼓勵商家使用電子支付,提供減免加值型營業稅的賦稅誘因,補貼商家建置電子支付所需的成本,就成功帶動電子支付比率大幅攀升。

除了韓國,日本近期提高消費稅,但為推展電子支付,只要是使用電子支付的商家就可減稅,藉此彌補提高消費稅的傷害。

再回過頭來觀察我國現狀,國內很多小商家不願意使用電子支付,主要就是怕被追繳稅,政府應該宣示鼓勵中小型商家使用,且資訊不作為查稅使用。

除了業者卯足全力祭出優惠搶客以外,要擴大新族群開始使用的第一步,也需要政府把應用場景更為擴大,因此,政策牛肉也應該從賦稅著手,唯有透過賦稅誘因,可以帶動商家使用率,要達到一年多衝出上兆元商機的目標,才更有著力點。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