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變相遜尼國鬥什葉國 葉門恐陷代理人戰爭 動盪難平

鉅亨網新聞中心


图片说明

民眾躲避戰火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沙特阿拉伯與波斯灣多國組成聯軍,空襲葉門「胡塞」武裝組織。不過分析認為聯軍介入是雙刃劍,雖能暫緩胡塞控制葉門全國,但難扭轉亂局,而且直接介入令局勢更複雜,可能演變成伊朗與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簡稱海合會)之間的代理人戰爭。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海合會成員國包括沙特、卡塔爾和阿曼等遜尼派國家,它們支持葉門哈迪政權。然而哈迪2012年上台後,未獲什葉派胡塞認同,和談去年陷入僵局,觸發激烈衝突,胡塞搶奪土地,激化國內遜尼、什葉兩派對立,進一步演化成兩派在波斯灣地區意識形態及地緣政治的衝突。

胡塞被指獲什葉派國家伊朗支援,有見伊朗近年已滲透伊拉克及敘利亞等國,海合會不願看見什葉派在中東南部建立勢力範圍,沙特為阻止伊朗滲透葉門,將竭力支援哈迪。

不過,葉門人對外國入侵及殖民統治有歷史陰影,沙特聯軍行動或受葉門人強烈反抗。當地逾170個部落近年已因政權變更而頻生衝突、武裝組織逐一崛起,衝突可能迫使部落之間爆發內戰,甚至讓「基地」及「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等恐怖組織有機可乘,在葉門吸納成員、擴張勢力。 

葉門亂局源於遜尼派政府與什葉派武裝組織之間拉鋸。伊斯蘭教為葉門國教,6成穆斯林是遜尼派,4成是什葉派,多年來由遜尼派掌控政府。「胡塞」武裝力圖提升什葉派在政府的影響力,頻與政府軍交戰。除這兩派外,「基地」以至遜尼派極端組織「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S)分支均乘時而興,形成割據局面,令動盪局勢難平。

胡塞武裝來自北部的胡塞部落,2004年與政府開始爆發衝突,6年後雙方始達成停火協議。2011年,胡塞加入反對時任總統薩利赫的運動,趁權力真空擴充勢力。

現任總統哈迪2012年上台後,嘗試與胡塞談判,透過權力平衡,團結前政權、部落武裝及分裂主義勢力。然而各方要求愈來愈多,不願妥協,令談判陷入僵局,胡塞再次以武力爭奪政權,迫使哈迪帶領內閣總辭、解散國會。

除了兩派之爭,南部分裂武裝組織「南方運動」亦尋求南葉門獨立。「基地」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則盤據葉門南部至東南部一帶,一直視胡塞為敵,但同時反對哈迪政權。至於ISIS上周在葉門發動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140名什葉派穆斯林喪生,成為葉門史上最嚴重恐襲之一。分析指,ISIS此舉是趁亂激化兩教派衝突,擴大自身在葉門的影響力以取代AQAP。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數月前還讚揚葉門是反恐的成功典範,但隨著「胡塞」武裝組織壯大,葉門總統哈迪盛傳出走,標誌著美國在中東的反恐策略嚴重受挫。有評論認為,美國未來數年也難以在葉門重新站穩,葉門極可能步敘利亞後塵,陷入內戰局面。

自2003年美軍入侵伊拉克,到2011年阿拉伯之春至今,美國在伊拉克、葉門和利比亞所支持的政權相繼失敗,導致價值數以百萬計美元的武器和物資落入敵對勢力手中。美國的中東外交政策不但沒帶來和平及法治,反而令當地衝突不斷。

評論認為,美國在中東沒有一套全面、具凝聚力和長遠的策略,盲目相信其中東「盟友」,看不到各勢力的利益與美國未能保持一致,亦跟不上當地複雜局勢。在打擊「伊斯蘭國」(ISIS)上又未能與伊朗合作,讓伊朗及其支持勢力趁機擴大影響力。隨著伊朗坐大,其支持的胡塞在葉門的實力將更強,令葉門內戰更趨激烈。

另一方面,以葉門為根據地的「基地」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一直是美國重點打擊對象,雖然胡塞視AQAP為敵,但明顯不會協助美國反恐。相反,胡塞在攻佔首都薩那後掠取了美國大量機密文件,當中包括線人的姓名和位置,令美國情報網絡嚴重受挫,據悉因此令美國近兩個月暫停對葉門發動空襲,並關閉駐當地使館和撤走駐軍及情報人員。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