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三大因子探討:10年過去了 為何全球通膨還這麼低?
鉅亨網編譯陳秀宜 2019-07-17 18:00
全球在 2008 年金融海嘯之後,通膨成長率一直很低,儘管失業率都普遍接近低點,因此,市場上許多人認為,全球特別是已開發國家中,「菲利浦曲線」的理論可能已失效了。
下圖可看出,在 2008 年之前,OECD 會員國的失業率與通膨之間,明顯為負相關,但金融海嘯後,2009 年至 2018 年 (紅線),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幾乎消失了。這種菲利浦曲線的「平坦化」,也就是失業率與通膨之間「脫節」,原因到底出在哪裡呢?
以下將由三大因素:「失業差距」(Slack)、「通膨持久性」(Persistence)、「未來通膨期望」(Expectations),找出影響通膨的貢獻度,並分為 OECD 國 (已發開國家代表) 與非 OECD 國 (開發中國家代表) 兩大樣本,分析全球通膨低落的原因。
已開發國家:錨定效應良好 認為通膨的提升是暫時性
「失業差距」指,實際失業率與自然失業率之間的差距越大,通膨越小。根據舊金山聯準會分析,在 2008 年之前與之後,兩者的失業差距影響都呈負值,且負貢獻很小。舊金山聯準會研究認為,即便失業差距縮小,對通膨的提升程度都可能很小。
在「通膨持久性」因素方面,2008 年之後影響貢獻下降,反映今天的通膨程度,對明天的影響力降低。「未來通膨期望」的因素,則在 2008 年之後提高,顯示出市場對於通膨的紛擾,認為是暫時性的。而對通膨有著良好的錨定效應,可能是央行可信賴貨幣政策目標所帶來的結果。
開發中國家:通膨的持續性是主導因素
分析數據統計了 23 個非 OECD 國家。下圖顯示,「失業差距」對通膨影響呈負值,且負貢獻很小,與已開發國家一致,不過其他因素則出現分歧。
自 2008 年金融海嘯後,「通膨持久性」因素貢獻明顯拉高,反映現在的通膨程度,對未來影響力發揮更多作用。此外,「未來通膨期望」的因素則影響縮減,比已開發國家還低得多。
整體而言,從已開發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來看,兩者的物價走勢有一致性 (下圖),不過上述的三項因素仍非完全同向,顯示無法完全涵蓋全球通膨普遍偏低的原因。
因此,全球低通膨的答案,除了這三大因子外,應涵蓋其他的共同潛在因素,包括:全球貿易的開放度、供應鏈的全球化,以及各個國家加大資本投資。上述的幾項因素降低了企業生產與投資的成本,使得通膨水準甚至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就已經出現了下降趨勢。
綜上所述,全球在金融危機之後,顛覆了市場對於傳統通膨面向的理解,特別是從菲利浦曲線的角度來觀察。儘管已開發國家的失業率很低,然而低通膨的情況仍然存在。而在開發中國家,過去主導政策走向的通膨問題,雖然影響性仍高,不過整體通膨趨勢也在下降當中,這反映了除了主要的三大因子外,全球化等因素,在通膨走軟的格局裡發揮了重要作用。
- 註 1: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OECD) 會員有 35 個國家,包括美、英、日、德等。
- 註 2:菲利浦曲線:失業率與名目薪資率呈現負相關的一條曲線。當失業率很高的時候,薪資水準降低,將引導通貨膨脹率走降;相反的,當失業率低時,薪資水準提升就會進一步推升通膨。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