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即破發,難道浦林成山已成市場“棄兒”?
鉅亨網新聞中心
10月9日,浦林成山(01809—HK)正式登陸港股市場。不過似乎市場併不怎麽“善待”這家港股新成員,上市第一天就破發,併且盤中跌幅一度超過30%,市值蒸發近9.58億港元。這一表現成為香港資本市場“年度最慘新股”成員之一。
剛一上市浦林成山就變成了市場“棄兒”,然而,從公司發展業務、業績上看,這家企業還是很不錯的,讓人費解的是,為何資本市場併不看好這家公司?
業績表現亮眼
浦林成山是國内第五大商用全鋼子午線輪胎製造商,銷售收入及銷量在有關市場的替換輪胎分部中排名第三。
此外,浦林成山擁有四大著名輪胎品牌,即“浦林”、“成山”、“澳通”及“富神”,其中“浦林”品牌一直緻力於生產中高端輪胎。併且,公司每單位收入的能耗在半鋼子午線輪胎製造商和全鋼子午線輪胎製造商之中分别居全國第一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自2015年至2017年我們自全鋼子午線輪胎的銷售中獲得的收入按18.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大幅高於行業平均值2.5%。
也就是說,浦林成山處於國内重型輪胎細分行業的龍頭地位,而這也為其業績增長提供了一定的保證。根據港交所披露的聆訊資料顯示,浦林成山經營收入持續增長,2015年公司收入達35.2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2017年公司收入達48.4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為17.25%。
縱觀公司各產品分部業績,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於全鋼子午線輪胎,該業務在2017年中總收入比重76.3%,雖然同比2016年略有下降,但依舊扛起了締造營業收入的“大旗”;半鋼子午線輪胎的表現也不差,其收入佔總收入比重逐年上升,2017年收入同比增長39.34%,好於其他產品業務。
浦林成山2017年全鋼子午線輪胎銷量、半鋼子午線輪胎銷量同比增長12.3%、32.5%,銷量增長也反應出下遊企業需求較為旺盛,而這一現象與國内輪胎行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據中國證券網報道,2017年全球乘用車和卡車銷量可能首次突破9000萬輛,再次顯示傳統汽車需求強勁。
由於我國汽車人均保有量遠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市場仍未達到飽和狀態,汽車普及率也在逐步提高。併且,我國幅員遼闊,汽車貨運量和客運量佔全國運輸總量比重較大,未來公路運輸還具有發展潛力,這些都將推動國内輪胎市場的發展。
此外,浦林成山的龍頭地位與其過硬的產品質量有很大關係。根據招股說明書資料顯示,2017年浦林成山公司質保索償率為0.86%,低於國内1.32%的行業水平。
為何難獲資本市場“芳心”?
都說業績支撐著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表現,但就是這樣一家業績可圈可點,產品質量也禁得住市場檢驗的企業,一上市就暴跌併跌破發行價,資本市場究竟“喜歡”什麽樣的企業呢?
隨著新經濟的發展,相比以往資本市場更喜歡有“故事的企業”,投資者更看重的是“講故事”與“想象空間”,然而這一點併不是傳統行業所擅長的,浦林成山便是如此。
通過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出,浦林成山運營邏以及上下遊輯清晰且單一,企業受益極易受到銷售規模的影響,成本和毛利率受輪胎原材料——橡膠價格影響明顯。
雖然公司2015年至2017年的收入呈直線上升,但反觀公司淨利潤,增長波動幅度較大。根據招股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公司淨利潤分别為1.6億元、2.9億元及1.7億元,顯然淨利潤增長不夠穩定,有快速上升又有快速下降,這其中與橡膠價格有很大關係。就連浦林成山自己都表示,不論何時原材料價格上漲,尤其是天然橡膠或合成橡膠的價格增長,均會導緻產品的成本上漲,上漲的成本則通過產品售賣的方式轉嫁給客戶。
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預測,2017年如果橡膠價格變動10%,公司稅前利潤變動高達1.75億元,併且無法轉嫁原材料價格波動。這就導緻公司對下遊市場的議價能力得到削弱,這一點主要體現在公司近幾年不斷上漲的應收款項上。
浦林成山上市首日就破發與行業發展降速以及當前的國際環境密不可分,儘管如此,依舊不能撼動其行業龍頭地位,其強大的產品研發能力、穩定的採購技術、全面且嚴格的質量口直及生產管理係統以及多元化客戶基礎的成熟銷售結構是浦林成山在行業勝出的“利器”,也期待未來資本市場能發現浦林成山的内在價值。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