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下一步〉兩韓統一的路上 該搬開多少顆石頭?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6-03 10:30
就在上周六 (5 月 26 日),南北韓領導人再度在板門店會面,也讓朝鮮半島一度劍拔弩張的氣氛大為緩和。儘管統一路迢迢,眼前的善意至少跨出改變的第一步。身為北韓難民之子的南韓總統文在寅更在書中寫道,最想在和平統一到來時,帶著 90 歲高齡的母親返回故鄉探望。
只不過,兩韓統一牽涉的,不只是兩國意願,更夾雜周遭各國的利益與盤算,形同錯綜複雜的棋局,每下一步都可能牽動大國的敏感神經,無法完全按照自身意願來走。儘管如此,出身自東德,曾親眼見證兩德統一的作者仍堅信,兩韓終有一天會再統一,特別是德國的例子告訴我們,事件發展可能會有無法阻擋的動力。
關於預測,我雖然多次強調要謹慎,但我堅信北韓和南韓終有一天會再統一,就算現在看起來沒有相關跡象。但是有很多理由指向這個可能。
一方面,雙方都有最堅定的統一決心,主要是靠泛韓國國家主義的支持以及相信分裂是外在環境加諸在國家上的悲劇。另外,南北韓人也覺得自己在地緣政治上面對一個威脅;所有鄰國都要比它強大好幾倍。因此,無論在北方還是在南方都可以聽到言論暗示,一個統一國家所結合的力量可以讓韓國在這個區域比較容易貫徹自己的利益。
統一對經濟來說肯定是有意義的。跟德國的情形不一樣,兩個韓國的國民經濟互補。北方有原料、廉價勞動力和與中國接壤的邊界;南方有資金、技術、關係網絡和專業知識。二〇一四年年初南韓女總統發布評估,將統一稱為「統一大發」(亦即「統一非常讚」),尤其從經濟的角度來看是完全正確的。
儘管所有的計畫和企圖心,兩韓統一尚未實現有內在和外在的原因。
最晚從一九七〇年代開始,北韓的領導人看出來,對南方的勢力失衡日益擴大,達成的統一有可能就跟投降一樣。只有當經濟發展調適到了南韓的水準,北韓才會嚴肅地考慮一個談判方案。在那之前要利用時間,盡可能從南方獲得大量的援助來達到相同的水平。
南韓對統一實際付出的政治努力也是有限度的。人們擔心為統一付出的花費會讓正跟已經遙遙領先的日本和迎頭趕上的中國處於競爭中的國家,在關鍵幾年中帶來毀滅性的不利影響。只有當南韓終於在全球經濟和東亞安全體系中找到它的位置後,才會以較大的自信來面對統一的問題。
對政治歷史的處理也同樣被延宕。韓戰期間以及接下來發展中的獨裁政權在南韓一直還留有許多起重大傷害人權的事件沒清算究責。政壇四分五裂,各個陣營之間充斥著不信任和常常無法化解的仇恨。對於北韓的宣傳可能對南韓公民造成的影響,首爾懷有荒謬的憂慮,這也可以從內部的分裂解釋,人們稱之為「南南葛藤」或「南南矛盾」。如果將來有一天人們能克服這些問題,也會容許以比較開放和自信的方式面對北方難以應付的兄弟。
特別是外國,到目前為止對兩韓的統一問題並沒有給予任何幫助。如果我們在這裡也先把公開表達的意向聲明放在一旁,冷靜切實地觀察利益關係,那真的沒有讓人能在短期內樂觀的理由。
中國不樂見統一的韓國,因為它有可能是美國的盟國。一個獨立但是弱小的北韓是目前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就算它是一個非常讓人頭疼的夥伴。此外北京也知道,時間站在它那邊。南韓與中國在經濟上的關係日益緊密,如果我們不願意說是依賴的話。於此同時,美國雖然極盡努力,卻逐步被排擠出這個區域。總有一天,美國和中國在東亞的勢力平衡會改變,讓統一的韓國不得不加入一種與中國聯盟的形式。只要北京看到時機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會支持兩韓快速統一。
日本是兩韓統一下損失最多的國家。經濟紅利可能會由南韓和中國瓜分,不會留給貸方的東京太多利益。南韓現在在造船業、汽車工業或是電子業已經是咄咄逼人的競爭者,會透過統一獲得極大的力量而出線,並與中國聯手,迫使日本轉為守勢。日本會失去市場,本來也就搖搖欲墜的技術領先地位也會成過往雲煙,而島國的孤立狀態會日趨嚴重。同時,和韓國的領土爭議如獨島問題會尖銳化,因為統一後的韓國有了新的自信,會將它的能量從內部的衝突轉移到外交上。不能忘記的是,為期三十五年的殖民帳在許多韓國人眼中還沒有算完。難怪日本擔心,不希望北韓崩潰,並特別在二〇一四年五月重新進行雙邊會談。
隨著新俄國國家主義的進展以及二〇一四年年初的克里米亞衝突,莫斯科與華盛頓的爭執越來越白熱化,因此俄國也發展出更強烈的興趣想削減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力量。出於戰略性考量,現在支持北韓的傾向也升高。
從莫斯科的角度來看,兩韓統一同時蘊含了機會和風險。跟一個穩定的北韓維持良好的關係,讓俄國成為對南韓極富吸引力的夥伴。一個統一的韓國能讓俄國輕鬆地將天然氣和其他原料銷往亞洲,並實現計畫已久的鐵路路線,從日本經由南韓橫越俄國到歐洲。然而韓國和中國的關係如果太緊密並不符合俄國的利益,所以莫斯科的態度還是會繼續保持大範圍的中立。然而由於跟美國關係惡化,針對北韓核武計畫召開的六方會談上的立場將會極端化,也會增強北韓在政治上的力量。
華盛頓對兩韓統一的看法也不全然是正面的。如果統一後的韓國親美,那到目前為止努力克制不爆發的對中國衝突將豁然明朗。北韓內政狀況一旦不穩定,中國派兵維持和平的想像是很可能的。美國應該如何反應呢?美國參加第二次韓戰的意願很低,失去韓國的機率將會很大。如果統一後的韓國親中,結果也會是一樣。美國必須離開幾十年來付出許多犧牲和代價建立起來的軍事、經濟和政治陣地,並退回日本,而那裡也開始對他們吹起相當寒冷的風。如果用詞尖銳一點,兩韓統一可能就是美國在東亞駐兵結束的開始,也代表著華盛頓在全球主導地位的結束。所以目前在這裡也以維持現狀為主。
這些都是讓兩韓統一困難重重的重要原因,但並不是不能克服。特別是德國的例子告訴我們,事件發展可能會有無法阻擋的動力。而中國和越南的例子也顯示,一個獨裁、經濟蕭條的政權也能夠不崩潰,並逐步往正面發展。兩種推測的情形,一是兩個不對稱的夥伴快速統一,一是兩個旗鼓相當的夥伴逐步完成統一,都是有可能的。
北韓,下一步?!——國際經濟學家所觀察的北韓現況與未來
- 川普高關稅啟動!聯準會利率決策增變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