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雜誌

馬來西亞為什麼離「高收入國家」愈來愈近?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2018-05-20 13:20

作者:辜樹仁 攝影:Shutterstock

馬來西亞近年經濟火力全開,可望在 2020 年成為高收入國家。其中一大關鍵,是中國的大力投資基礎建設。但能否產生實質效應?隨著中資問題在此次大選成為焦點,結果將可能影響其經濟發展未來。

2017 年對馬來西亞來說,是值得慶賀的一年。除了慶祝脫離英國獨立 60 週年之外,馬來西亞的經濟表現在去年創下了金融海嘯以來最好的成績。在最近的大選中,被尋求連任的首相納吉當做政績大力宣傳。

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馬來西亞總體經濟成長達到近 3 年來的高峰,而且不論是出口或內需,都有強勁的成長。國際貨幣基金(IMF)因此預測,馬來西亞將在幾年之後,成為新加坡與汶萊之後的東南亞第 3 個高收入經濟體。

在東協 10 國當中,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汶萊、泰國、印尼等 5 國,屬於經濟前段班。

馬來西亞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盛產石油、天然氣、橡膠、棕櫚油等重要原物料,是經濟的重要支柱。但馬來西亞最重要的產業,和台灣一樣,是面向全球市場、出口導向的電機電子產品製造業。

儘管如此,馬來西亞卻是個由內需帶動成長的經濟體。雖然人口只有 3200 多萬人,但民間消費和投資一直是經濟成長的最大動力來源。

經濟持續強勁成長

2017 年,在全球經濟復甦的帶動下,馬來西亞經濟成長率達到 5.9%,創下近 3 年來的高峰,而且幾乎是各部門全線開紅盤。在東協前段班中,成長幅度最高。

出口受惠全球市場對電機電子產品的需求持續成長,以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2017 年全年成長了 19%,是 2005 年以來成長幅度最高的一年。

出口部門表現暢旺,帶動了民間增加投資、增加就業機會、提高薪資,推動了民間投資成長 9.2%,民間消費成長 7%,成為經濟成長最重要的兩根支柱。
在強勁成長的幫助下,馬來西亞的經濟基本面也持續改善。

從 2013 到 2017 年,馬來西亞政府透過減少支出、增加新稅收,將預算赤字從 GDP 的 3.4%,減少到 3%。政府債務佔 GDP 比重,從 2016 年的 53%,減少到 50.9%,雖然仍高於其他東協前段班國家,但遠低於新加坡的 112%,而且超過 9 成是國內債務,風險不高。經常帳盈餘在強勁出口的幫助下,增加到 GDP 的 2.8%。

因為經濟情勢持續看好,通膨逐漸升高,馬來西亞中央銀行在今年 1 月實施 3 年來首次升息,是東南亞第一個調升利率的國家。

展望 2018 年,各機構都預測強勁的成長力道將會持續,只是幅度會比 2017 年稍微低一些,大約落在 5.5% 左右。

馬來西亞聯昌國際銀行(CIMB)對當地媒體表示,因為成長基期已經墊高,加上全球市場對電機電子產品需求成長會稍微減緩,以及馬幣升值,會使出口成長幅度小幅下滑。加上中美貿易糾紛,會對全球貿易和馬來西亞出口帶來不確定性。

「2018 年成長幅度會稍微降低,但仍會是很好的一年,」新加坡渣打銀行東南亞首席經濟學家李偉虢對《彭博社》表示,「各種基礎建設計劃會帶來新投資,外部需求也仍然很好。」

2020 可望躍升高收入國

看好馬來西亞經濟的韌性,國際貨幣基金認為,馬來西亞正一步步朝著成為高收入經濟體的目標邁進,人均 GDP 今年有望突破 1 萬美元。馬來西亞政府目標在 2020 年突破 1.5 萬美元,成為高收入國家。

當然,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路上,不是沒有障礙,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認為,最主要的兩個障礙,是基礎建設有待改善,以及人均生產力必須提高。

以基礎建設為例,受限官僚系統的低效率和軟硬體設施不足,馬來西亞前三大港的貨櫃裝卸量加總,還不到新加坡的 3 分之 1。

為了改善這些問題,馬來西亞政府在 2015 年啟動了「物流與貿易便捷計劃」,預計投入 470 億美元改善軟硬體設施,目標在 2020 年成為亞洲物流門戶,和新加坡競爭東南亞貿易轉運中心的地位。

為了實現這個計劃,當時首相納吉把腦筋動到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身上,希望引進中國投資,助推馬來西亞的基礎建設全面升級。

本次大選攻防焦點:中資

納吉和亟欲在麻六甲海峽尋找戰略據點的中國政府一拍即合,其中最具企圖心的計劃,是在新加坡和首都吉隆坡的中間,打造一個全新的深水港皇京港和自由貿易園區。

同時還有中國投資 140 億美元的「東海岸銜接鐵道」計劃,要將首都吉隆坡、第一大港巴生港和馬來半島東岸主要城市串聯起來,預計在 2040 年完工啟用。

「這項計劃對未來的經濟成長與競爭力非常重要,不僅將增加就業機會、提升物流效率,更可以協助沿線各地的經濟發展,」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長翁詩傑對當地媒體說。

不過,這些投資計劃從宣布之初,就成為馬來西亞的政治話題,後來也成為這次大選的攻防焦點。

參選人之一、前首相馬哈迪就批評這個計劃的最大受益者,是在麻六甲海峽取得戰略據點的中國,不是馬來西亞,並誓言若當選,要重新嚴格審查中國在馬來西亞的投資。

正值中國海外投資在各國引發干預內政爭議的此刻,馬來西亞也無法置身事外。

不過,中國已是馬來西亞的最大貿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場,又是第一大外資,經濟發展的未來,已經和中國密不可分。大選後,相關爭議與疑慮能否排除,將是馬來西亞能否繼續維持穩定經濟成長的重要因素。(責任編輯:黃韵庭)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來源:《天下雜誌》 647 期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 《天下雜誌》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