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海通證券:牛市根本停不下來 超級大戶是主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海通證券(行情600837,問診)發布A股投資規則報告稱,牛市根本停不下來,價值成長唇齒相依,價值短期更優。

海通證券的報告稱,牛市的三大驅動力。增量資金入市才能算是真正的入市,而驅動增量資金入市的起點是利率下行、催化劑是改革加速、防護欄是穩中求進,改革轉型需要資本市場繁榮發揮資源設定作用。事實上,2012年下半年-2014年上半年創業板、科技股的活躍表現,就是牛市的“引橋”階段,這有點類似2002-2005年機場、港口的表現,也為2005-2007年的牛市行情架起了“引橋”。


上漲邏輯被強化,指數走向新時代。近日上證綜指、創業板指連續上漲,是由於低利率、強改革、穩中求進這三個要素正在強化:財政部3萬億的存量債務置換有助利率中樞下行,17日央行逆回購招標利率下行10bp;上海、安徽等地國企改革提速說明改革進程正在加快,養老金入市方案已基本形成,有望下半年交國務院審議;“兩會”期間央行、證監會等領導對股市表態均積極,立場鮮明的表示資本市場繁榮對實體經濟形成反哺,這些要素的疊加有助市場情緒回升。往年3、4月市場多變盤,原因無外乎政策從緊和經濟增長回落。今年這種情況難以重現,一方面宏觀政策偏積極,已經降息2次、全面降準1次、2015年財政赤字率調高至2.3%,總理說工具箱里工具還很多,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增長預期本來就低,一致預期1、2季度GDP同比7.1%、6.9%。

上漲的背后推手是持續流入的資金!牛市邏輯下,資金持續的流入股市之中:2014年11-12月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基金份額、融資余額為5451億,增量資金/市值增長8.3%,而2015年來為5326億,增量資金/市值增長8.2%。這僅僅是個開始,我國居民財富設定中股市的設定僅占3%,相比美國的30%左右明顯偏低。根據測算,場外仍有潛在資金約5萬億,機構投資者存量資金設定轉向約1.2萬億,來自銀行、券商、海外等增量資金約3.9萬億!

海通證券表示,2015年初至今,雖然創業板指漲41%、上證50跌3%,但2014年7月22日至今,上證綜指、上證5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中證500、中證800漲幅大體均衡,這是典型的牛市輪漲,而非簡單風格切換。

對於后市規則。海通證券認為,價值成長唇齒相依,價值短期更優。個人投資者中的大戶和超級大戶是本輪“錢多任性”市的主力,也是最為敏感的資金,往往以加杠桿形式入場,因此觀察融資盤動態有重要意義。2014年11-12月融資凈買入絕對額、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均居前的是非銀、銀行、建筑,2015年1-2月變為計算機、傳媒、通信。3月以來尤其是9日來情況漸變,融資凈買入絕對額居前的是銀行、非銀金融、醫藥,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三者與電子、傳媒差異不大。這說明增量趨勢中,利率敏感的金融地產、創新方向的互聯網+先進制造都是主線,二者前期輪漲后已重新趨於均衡。未來萬億地方債務置換有助提升金融等藍籌估值,而總理提出的互聯網+風口,說明代表轉型方向的互聯網和先進制造等成長股趨勢不變,行情重新進入類似2014年7月-11月的均衡之中,考慮到前期成長表現更為醒目,預計短期價值表現偏優。

以下為全文:

1、堅定才會放肆

上證綜指收於3502.85點,創下09年8月以來的新高!我們14年6月《撥云見日——2014年中期A股投資規則-20140624》就開始看多,至此從未動搖,甚至未出現過一次短期轉空,期間多次遇到市場分歧、質疑,我們均堅定未變!

14年8月上證綜指2200點徘徊,市場分歧很大,我們連發《海內外牛市基因探秘系列1-3及總論PPT》4篇報告,詳細論述牛市的必要條件,指出無需糾結於GDP,以過去70年長視角看,方法論需完善,從周期分析到超周期分析。

14年10月上證綜指2300多點時市場分歧再次加大,《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中我們鮮明指出,市場短期波折源於心理,牛市邏輯未變。

14年12月9日、15年1月19日兩次大跌時我們繼續堅定,並以《我們為何如此堅定》回應市場質疑。15年3月兩篇傳播度很廣的微信——《邁向新高》、《市場的幾個認知陷阱》里就市場認識的幾點分歧為投資者答疑解惑。

15年以來,在市場對行情是否牛市、資金是否持續、政策是否支援股市的時候,我們連續從風格(《走向共和》)、資金(《資金入市詳解1-4》)、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關係(《越過山丘,美景盡收——金融繁榮到實體改善》)角度闡述了此輪牛市形成的邏輯、特征和未來演繹的方向。

毫不夸張的說,我們是市場上最堅定樂觀、最堅守的規則研究團隊!

2、牛市根本停不下來

牛市的三大驅動力。增量資金入市才能算是真正的入市,而驅動增量資金入市的起點是利率下行、催化劑是改革加速、防護欄是穩中求進,改革轉型需要資本市場繁榮發揮資源設定作用。事實上,12年下半年-14年上半年創業板、科技股的活躍表現,就是牛市的“引橋”階段,這有點類似02-05年機場、港口的表現,也為05-07年的牛市行情架起了“引橋”。

上漲邏輯被強化,指數走向新時代。近日上證綜指、創業板指連續上漲,是由於低利率、強改革、穩中求進這三個要素正在強化:財政部3萬億的存量債務置換有助利率中樞下行,17日央行逆回購招標利率下行10bp;上海、安徽等地國企改革提速說明改革進程正在加快,養老金入市方案已基本形成,有望下半年交國務院審議;“兩會”期間央行、證監會等領導對股市表態均積極,立場鮮明的表示資本市場繁榮對實體經濟形成反哺,這些要素的疊加有助市場情緒回升。往年3、4月市場多變盤,原因無外乎政策從緊和經濟增長回落。今年這種情況難以重現,一方面宏觀政策偏積極,已經降息2次、全面降準1次、15年財政赤字率調高至2.3%,總理說工具箱里工具還很多,另一方面投資者對增長預期本來就低,一致預期1、2季度GDP同比7.1%、6.9%。

上漲的背后推手是持續流入的資金!牛市邏輯下,資金持續的流入股市之中:14年11-12月證券市場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基金份額、融資余額為5451億,增量資金/市值增長8.3%,而15年來為5326億,增量資金/市值增長8.2%。這僅僅是個開始,我國居民財富設定中股市的設定僅占3%,相比美國的30%左右明顯偏低。根據我們《開年就任性,因為門口堆了5萬億》中的測算,場外仍有潛在資金約5萬億,機構投資者存量資金設定轉向約1.2萬億,來自銀行、券商、海外等增量資金約3.9萬億!

3、走向共和

牛市輪漲,非風格切換。14年11月以來風格對比發生了明顯變化,14年11-12月上證50為代表的藍籌獨領風騷,15年以來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一路絕塵。典型的認識是,市場風格切換了2次。但我們認為,這不是風格切換,而是輪漲!以14年7月作為行情的起點,因為那時在利率下行、改革加速、穩中求進等作用下,增量資金開始入場。14年7月22日至11月21日市場普漲,風格差異並不明顯。14年11月21日降息后至12月底,以金融、地產成為市場主力,上證50漲51%,中小板、創業板基本沒漲。15年初至今,雖然創業板指漲41%、上證50跌3%,但14年7月22日至今,上證綜指、上證50、中小板指、創業板指、中證500、中證800漲幅大體均衡,這是典型的牛市輪漲,而非簡單風格切換。

價值成長唇齒相依,價值短期更優。《15年規則之資金入市詳解1-4》中我們分析了新增資金來源、結構特征,個人投資者中的大戶和超級大戶是本輪“錢多任性”市的主力,也是最為敏感的資金,往往以加杠桿形式入場,因此觀察融資盤動態有重要意義。14年11-12月融資凈買入絕對額、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均居前的是非銀、銀行、建筑,15年1-2月變為計算機、傳媒、通信。3月以來尤其是9日來情況漸變,融資凈買入絕對額居前的是銀行、非銀金融、醫藥,占自由流通市值比例三者與電子、傳媒差異不大。這說明增量趨勢中,利率敏感的金融地產、創新方向的互聯網先進制造都是主線,二者前期輪漲后已重新趨於均衡。未來萬億地方債務置換有助提升金融等藍籌估值,而總理提出的互聯網+風口,說明代表轉型方向的互聯網和先進制造等成長股趨勢不變,行情重新進入類似14年7月-11月的均衡之中,考慮到前期成長表現更為醒目,預計短期價值表現偏優。

區域聚焦大上海。自我們3月4日報告推薦以來,大上海組合漲幅10%,同期上海本地股及上證綜指漲幅4.4%和2.8%。上海是經濟重鎮、股市票倉,從自貿區到國企改革,改革轉型中上海已在發揮領頭羊、試驗田作用。參照國際經驗和自身特點,上海望通過國企改革、產業升級、科技園、迪士尼等轉型。伴隨國企改革提速、上海建設科技創新中心方案出臺以及迪士尼的開業,大上海主題將持續發酵。個股如國企改革的申達股份(行情600626,問診)、申能股份(行情600642,問診)、隧道股份(行情600820,問診)、上海三毛(行情600689,問診),產業升級的上海機電(行情600835,問診)、華昌達(行情300278,問診)、愛建股份(行情600643,問診),產業園的張江高科(行情600895,問診)、市北高新(行情600604,問診),迪士尼的豫園商城(行情600655,問診)、美盛文化(行情002699,問診)、春秋航空(行情601021,問診)。詳見《大上海專題系列1-4》。

主題仍看大環保。總理在兩會答記者問中再次強調環境治理的重要性和決心,“把節能減排的指標和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放在一起,放在很靠前的位置”。大環保(新能源汽車、環保)具有非常廣泛的認同基礎和政策潛力,“穹頂之下”僅為主題催化的開端,后續政策落地可繼續期待。新任環保部長陳吉寧在答記者問時表示,要把2015年定為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年”,開展全面的環保大檢查,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動力度空前。媒體報導“水十條”已獲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十三五補貼、充電樁、電動大巴政策、深圳大巴招標等也有望陸續落地。公司如東源電器(行情002074,問診)、比亞迪(行情002594,問診)、多氟多(行情002407,問診)、拓邦股份(行情002139,問診)、松芝股份(行情002454,問診)、萬邦達(行情300055,問診)、首創股份(行情600008,問診)、碧水源(行情300070,問診)、理工監測(行情002322,問診)、興源環境(行情300266,問診)、南方泵業(行情300145,問診)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