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鉅樂部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暴跌之後的比特幣 還會暴漲嗎?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2-07 11:03

近日比特幣迎來暴跌,2 月 6 日一度失守 6000 美元較去年 12 月約 2 萬美元的高峰,下跌 70%。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今 (7) 日在新浪財經專欄撰文指出,比特幣暴跌,一些投資者開始動起了抄底的心思。對不少人而言,比特幣上漲本身已是信仰,「一幣一別墅」就是他們衡量是否入場的價值標尺。面對此次暴跌的良機,怎能不心動?

然而,若反過來問自己,如果其價值真的如此堅實,為何持續下跌一個月之久還沒有反彈的跡象? 「 抄底護盤 」 大軍去哪裏了?如果你承認市場是有效的,那麽這其中一定發生了什麽改變,使得比特幣市場的投資邏輯發生了變化。 結合近期市場中釋放的一些信號, 薛洪言認為,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暴跌之後便有暴漲且能屢創新高的邏輯可能失效了。

2017 年之前,ICO 還沒有造富效應,加密貨幣交易局限於極客圈子內,不少區塊鏈項目是真正想改變世界,當時的虛擬貨幣及 ICO 項目散發著未來科技的光芒,與魔法無疑。

2017 年上半年,虛擬貨幣暴漲,造富效應顯現,各色人等湧入幣圈,ICO 項目開始魚龍混雜。只不過,虛擬貨幣的光芒效應依舊,投資者開始湧入,造富效應愈發明顯,投資者加速湧入。

2017 年下半年,ICO 愈發瘋狂,虛擬貨幣持續暴漲,國家和機構層面開始有了分化。一些國家開始對虛擬貨幣避而遠之、大力禁止;一些國家無比糾結,還有一些國家則依舊將其視為希望。

而處於信息末端的大眾投資者而言,依舊在虛擬貨幣的魔法效應下加速湧入,正如近日韓國區塊鏈協會所總結的那樣, 「 公眾對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的興趣已經飆升,過量的投機資金流入到交易所 」 ,最終,造就了幣圈負面信息不斷、屢創新高不止的奇觀。

所謂 「 近處無風景、枕邊無偉人 」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踏足幣圈,加密貨幣自身的缺陷和問題不斷地暴露,魔法光環也不斷衰減。沒有了神秘感的加持,市場規律開始發揮主導作用,並最終反映在價格走勢上。

國家層面,看到黑客盜幣、洗錢、外匯監管套利以及投機市場風險積聚等問題頻發,各國監管機構開始形成這樣的共識:對於加密貨幣,要麽在立法層面規範它,要麽就完全禁止它。中國早在 2017 年 9 月就出台了 ICO 禁令,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在考慮出台監管措施規範市場。

近期,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呼籲歐亞經濟聯盟共同制定數位貨幣監管辦法,菲律賓證交會表示正在制定數位貨幣交易監管規則,韓國也聲明要對加密貨幣加強監管,法國財長、美國財長則相繼呼籲要在 G20 峰會上討論加密貨幣監管問題。就連在加密貨幣領域一向最為激進的日本,受 CoinCheck 交易所價值 580 億日元的新經幣被盜事件影響,也決定對數位交易所執行嚴格的檢查和監督機制。

生態圈內部來看,不利因素也越來越多。 考慮到價格的大幅波動,一些前期接受比特幣支付的企業暫停接受加密貨幣; 作為區塊鏈生態內的價值介質,加密貨幣價格的居高不下,導致手續費變得異常昂貴,一些前期的擁躉開始抨擊加密貨幣的表現無疑與其降低交易費用、提高經濟效率的初衷背道而馳,甚至是個巨大的諷刺。

加密貨幣要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代價便是電力的消耗,這一點也開始引發人們對能源使用的憂慮甚至抵制。如義大利跨過可再生能源公司 Enel 近日發表聲明,明確表示不向加密貨幣挖礦者出售電力,原因是「對加密貨幣挖礦的電力密集使用是一種不可持續的做法,與公司所追求的商業模式不相符」。

站在普通投資者的角度,早期入場的人獲利頗豐,希望落袋為安,而遲遲沒有入場的人,則拒絕高位接盤。價格,越漲越後勁乏力。 種種因素的共振下,加密貨幣市場於 2018 年 1 月迎來了拐點,且一跌就是一個多月。

世界需要區塊鏈,未必需要比特幣

從以往經驗看,加密貨幣的每一次下跌都能迎來報復性上漲,這一次似乎有所不同。 雖然幣圈和鏈圈愈行愈遠,但支撐加密貨幣價格不斷上行的根本動力還是區塊鏈,區塊鏈生態有潛力,鏈上的加密貨幣才有價值。

從過去的經驗看,區塊鏈的價值毋庸置疑,加密貨幣的上漲自然不乏底氣,監管、分叉或其他警告信息更多地被視為短期擾動因素,不影響其長期價值。所以,總能漲回來。

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世界需要區塊鏈,區塊鏈也需要代幣,但未必需要比特幣或其他在市場中供大家投機買賣的加密貨幣

一方面,投機屬性太強的加密貨幣,背後的區塊鏈很難做大。代幣作為區塊鏈生態中價值流轉的介質,就如貨幣作為實體經濟中價值流轉的介質一樣,幣值穩定是第一位的要求,通脹或通縮都會有損區塊鏈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潛力。

就當前加密貨幣表現來看,一直在重覆著惡性通膨和惡性通縮的循環,從區塊鏈內生態建立角度看,必然舉步維艱,難言成為主流。區塊鏈不能成為主流,鏈上加密貨幣的價值基礎又能有多堅實呢?

另一方面,幣圈不掌握場景,場景方傾向於單幹。當場景方需要區塊鏈時,有兩個選擇,要麽是選擇加入已有的區塊鏈生態,比如比特幣區塊鏈、以太坊等,要麽是自己單幹。而大的場景方,傾向於單幹,畢竟,區塊鏈作為開源技術,誰都可以用。

從當前區塊鏈商用化場景來看,落地模式基本都是聯盟鏈。行業內幾個大的巨頭,基於自身業務特點自行搭建區塊鏈生態,既方便,又實用,還有掌控感和安全感。你可能會說,大企業不去,小企業可以去啊。問題是,小企業是大企業的生態鏈客戶,大企業在哪裏,小企業也只能去哪裏。

當然,隨著聯盟鏈的普及與滲透,幾年以後,對跨行業的公鏈需求會越來越高,知只是,屆時國家層面的區塊鏈已然成熟,也未必要用到比特幣以太坊等區塊鏈。

當前,除中國外,委內瑞拉、印尼、杜拜、日本、俄羅斯等國家都表達了要推出國家層面數位貨幣的計劃。以穩定的國家政權與雄厚的經濟實力做支撐,國家發行的數位貨幣幣值穩定,天然適合作為價值介質接入各類區塊鏈

至於跨國需要,還可以有國際層面的區塊鏈。近日,俄羅斯央行第一副主席公開表示,支持在歐亞經濟聯盟或金磚五國內發行「統一數位貨幣。短期內能否落地暫且不講,可行性是有的。

相比行業層面的聯盟鏈和國家層面的公鏈,當前市面上的第三方公鏈唯一的優勢恐怕只能是去中心化了。問題是,除了比特幣等少數幣種之外,其他的加密貨幣,要麽在共識機制上便犧牲了去中心化特徵,要麽便是受算力限制做不到真正的去中心化。既如此,對絕大多數加密貨幣而言,持續上漲的邏輯根本說不過去。

對於比特幣而言,去中心化是其最大的優勢,但其去中心化的前提是電力的巨額消耗。此外,比特幣區塊鏈在擴展性、區塊容量、穩定預期等各方面還存在很多的挑戰,這些問題,都非短期內可以解決。

對老韭菜而言,抄底可能是最危險的事。在大趨勢向上的行情下,即便暫時被套,終有一天可以解套。只是,這次可能不一樣。很有可能,當前市場中的加密貨幣會被主流的區塊鏈浪潮拋棄,在自己的小生態內自娛自樂,等來的,不是悲劇收場又是什麽?

謹慎抄底,錢,不是這麽掙的。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