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聯副主席:美國減稅 中國製造業如何走出去?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8-01-14 11:43
摘要:全國工商聯副主席鄭躍文表示,川普稅改之後,美國對全球製造業企業的吸引力加大。中國製造業企業在走出去時,要在資源配置上下功夫,把生產力要素組合好,同時在前沿問題上要有超前預判。
14 日,在 2018 中國製造論壇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科瑞董事局主席鄭躍文表示,川普減稅驚動世界,加上美國的市場、技術優勢,美國對製造業企業的吸引力巨大。
對要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中國企業要把自己的技術和能力帶到當地,形成跨國集團;中國大型國企更要整合生產要素,向日本的一些綜合商社學習;中小企業最重要的是工匠精神;前沿科技、製造業一定要有超前的預判,否則一個產業做到一定時候,就會死亡。
演講全文如下:
最近美國減稅對全世界有一個提醒,過去很多發達國家放棄製造業,使很多國家都感到壓力,我們從和他們的討論中發現,製造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科技發展的基礎,更是就業的基礎,製造業離開一個國家,對一個國家長期以來穩定發展造成巨大的影響。在中國,製造業利用過去在世界產業轉型的機會,中國從「三來一補」開始,利用我們的低成本,多勞動力,中國快速得到發展。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製造大國,現在由於成本的上升,對環境方方面面的要求,製造業也開始出現一些問題,有一些低回報率的產業逐步轉移,特別是廣東最早以製造業發展為基礎的地區,現在轉移的壓力更大,轉型升級對我們的要求也更高。在這種情況下,到底應該怎麼做好我們的製造業,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好?一定要認真分析。
以美國為例,這一次川普的減稅驚動了世界,很多世界企業在討論美國有什麼優勢,美國是一個大市場國家,全球貿易順差都是由美國逆差帶來的,所以美國一個國家的逆差可以拯救全球的貿易,美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美國抓住了這一個大市場,所以美國所有的經濟基礎都由此開始,包括金融等方方面面,都必須以它作為一個標準。美國把稅收一減,吸引力就會增大,因為它市場大。過去在美國投資,大家最擔心的就是稅收,因為美國的稅收過去是相對偏高的,今天來看,它的稅收下降後,特別是遺產稅減了後,對所有的企業吸引力都比較大。美國現在除了低端人才(藍領)的成本相對偏高,高端人才成本並不高,其他的成本,比如電費等等是很低的。美國的技術,在全球 2.5 萬個高端技術中,美國有一大半前沿技術,而且美國的基礎科技研發也有很大優勢。所以在這點上,中國的製造業在今後全球競爭過程中,全球化的眼光一定要有。
前年開始,中國國內民營企業投資比重以及速度下降,但是海外的投資比重迅速上升,主要上升的不是說大家要轉移資金,60% 以上的資金都是在國際併購。廣東一帶很多低利潤產業不得不走出去,比較好的方式是工業園,很多工業園在海外建立起來,也很受歡迎,因為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單打獨鬥,有時候因為自己的行為問題,還有他們政府管理制度不到位問題,還有腐敗問題,所以個人單打獨鬥會碰到很多問題。工業園在各地建設後,哪怕當地換了總統,總統首先都是到我們的工業園,告訴工業園說「中國工業園你放心,如果有誰在你們園區里違法,我第一個不干」。所以抱團走出去在各地發展,對製造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企業走出去,更多是併購,占 60% 以上。併購過程中,我們需要他們的技術,需要他們的市場和資源。因為中國企業不走出去,合作是比較難的,過去說我們地大物博,現在來看要實現「四化」,實現小康生活,沒有國際資源是不可能的。中國製造有多少船在海上漂着,為中國輸送資源,很多企業想把廠建到有資源的地區發展,這樣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各地貿易保護主義對這一類企業有著好的政策,所以降低成本,可以把自己的能力和技術帶到各地,形成跨國性企業。
「走出去」有資本的合作、技術的合作,還需要資源的合作、市場合作、品牌合作,企業家各顯神通,只要自己需要,都值得研究。更重要的是,我們走出去後,企業家也在一塊研究,到底是在國外投資好,還是在中國轉型升級好?我認為這更值得研究,因為走出去後,面臨的壓力和問題也有一大堆,走出去的企業成功的並不多,碰到的困難大於優勢。在座有很多企業家,我本人也是國內的企業家,當然我在國外也有不少投資,但是我認為賺錢最好、最容易的還是在中國,所以我們包括政府要認真研究,如何給企業更好的政策,讓中國的企業在中國有更好的發展機會。我個人認為,在中國的投資還是最好的。
第二,中國製造業企業分三類,一類是大型企業,以國有企業為主;二類是有創新力的企業,因為中國資本的發展,改革也比較深入,現在大部分的優質企業都在上市公司里,特別是有了新三板後,已經有一萬多家不錯的企業在新三板里,除了原來上市的三千家左右。所以這是值得研究的。還有一類是中小企業。大型企業,國有企業應該為社會生產力里下功夫,國家把很多資源優勢集中在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更應該在資源要素組合,降低勞動成本上下功夫。過去少資源的日本,由於綜合商社的上市,在全世界尋找資源,日本一個小島,但是它的下面埋了很多特殊資源。有一次一位領導問,你說世界上有幾個日本?我說一個。他說不對,日本在南美還有一個日本,比日本本土還大的日本。我說有兩個日本?他說不對,日本在非洲還有一個日本,比日本本土還大的日本。所以日本人在幾百年前做好了準備,它們的資源遍及全球。所以日本人利用這些資源做的產品,我們都覺得驚訝,像日本不種麥子,但是它的酒在全世界都是有名的,實際上全球的資源都向日本一個國家配置。我們的企業在為我們提供資源配置上要下功夫,應該向綜合商社學習,多把我們需要的生產力要素組合好。
我們這些創新力的企業,要加大資本市場發展力度,中小企業製造業企業最大的難度是融資,融資難的問題一直困擾着我們,但是資本市場可以通過很好的渠道為製造業企業解決問題,銀行不是嫌貧愛富,它是一個高負債的金融機構,它不是財政,不會簡單的把錢借給不夠條件的企業,但是資本市場可以幫助企業完善自身的條件。這麼多優秀的企業、好的企業,都在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如何搞活,如何激活股市,做好債市,所有的上市公司應該用好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應該服務好製造業企業。我估計在座的很多老總都知道應該怎麼做。證券改革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我認為還可以認真研究,做好製造業企業的基礎工作,為他們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平台。
工商聯主要服務的是中小企業,十八大以來,國務院提出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為製造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提供階段性產品生產,我們去重慶,成立了很多協會,摩托車製造業,行業里有著一大堆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這些中小企業用金融聯起來共同發展,每一個產業鏈都在算賬,有條件給上游提供產品,沒有條件就被淘汰。
中小企業最重要的是工匠精神。我在日本原來收購了一個企業,就是高爾夫的一家企業,叫 Honma,它的原材料都是從廣東進口的,一根杆可以賣十幾萬,但是原材料都是從中山進口的,但日本人憑藉工匠精神,日本人打造一個球頭,炭鋼,裡面的條紋是由手工噴塗出來的。特別是佛山政府,一定要鼓勵工匠精神,他在那裡不喜歡當高管,高級技工的收入比總經理還多。中國人喜歡當官,權利大,收入高,但是到日本後你會發現,收入差別非常低,一個掃地的只要認真掃,一個月工資 20 多萬日元,但是日本大商社部長也就幾十萬而已,比他高不了太多。所以我們對技工的待遇上,還沒有形成一套體系,如果真正支持技術人員,讓他們精益求精,讓他們有地位。如果沒位,他們就不願意乾沒有地位的事,我們辦了很多技工學校,很多人說技工學校有一點低人一等,我認為不是這樣的。現在技工學校打出廣告,「要想幸福生活,到技工學校找老公。」就是告訴大家,做好技工,做好本職非常重要。中小企業里,如果要想在世界立足,就必須有工匠精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最關鍵的是專業。我們研究日本這麼多年,世界上家族式企業,能千年百年以上的家族性企業,都是工匠精神,就是把自己手裡那點活做精。中國說現在招工不容易,不要說中國人多,特別是老齡化後,招一個服務員容易嗎?不容易。
第三,前沿科技,製造業一定要有超前的預判,否則一個產業做到一定時候,就會死亡。做了幾十年企業的老同志,聚在一塊的時候見面就說,你是不是又開始要二次創業了?這個話題有一點悲傷,製造業做了這麼多年,最後提二次創業,意思是以前走過的路都錯了,我們要重新再來。大家一分析,一次創業死亡率非常高,二次創業死亡率也不低。所以大家提到二次創業,意思就是我們沒有把握前瞻性,我們的產業走到一定的時候就要開始轉型,技術跟不上了,也要開始轉型了。這時候我們認為好的企業就是過去把握了方向,當時認為是一個新東西,但是現在隨著不斷的發展,他們才是真正的主流時,我們才發現非常的重要。世界經歷過工業革命時代,也經歷了能源時代,也經歷了網路時代,現在又進入了共享經濟時代,在這一個時代里,我認為要把握未來,一定要知道大數據會為我們帶來什麼。
最近我看了物聯網的一個基地,在江西鷹潭,有一位領導去鷹潭當書記,因為他當時就是這個行業的領導,很多這方面的製造業企業,都去了鷹潭,利用大數據把物和網聯起來後,再加上智能化,以後的產品不跟物、網、智能聯上,產品可能就會被淘汰。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未來的方向,但是科技引領着全球下一輪的發展,我認為這非常重要。
『新聞來源/華爾街見聞』
- 2025這樣投資AI最穩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