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國際交換生 戴冠及笄轉大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12-13 14:18
台灣最美的除了人情味及美食外,還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古禮值得宣揚。國際扶輪 3521 地區台北市仰德扶輪社主辦的「2017 年度國際成年禮」,邀請來自 13 個國家的 57 名交換學生以及台灣青少年,共計 75 位學生依循古禮著唐裝體驗成年儀式,由交換家庭的家長為他們戴冠及笄。
負責策劃國際成年禮的台灣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協會主委羅明峰表示,台灣傳統文化一直是國內學生來台的學習及驚豔之處;除了要給這些交換來台的外國學生傳統成年古禮的文化洗禮,更親身參與台灣在地文化的舞龍舞獅、鼓陣、電音三太子的演練課程;讓來自全世界及本國學生共 14 個國家、79 位不同文化國家的青少年,有機會同時體會到本國文化古禮的莊嚴慎重與草根文化的熱鬧輕鬆。
羅明峰也說,國際扶輪 3521 地區積極投入策劃,「國際成年禮」活動今年邁入 12 屆。每年參與人數約 60-70 左右,參加成年禮的對象為國際扶輪來自 13 國家 57 名交換學生、本國青少年及啟聰學校適齡 (16~20 歲) 共 79 名國內外的青少年,全程依循古禮換上代表中國文化之唐裝,穿過黌門、禮門,並以金盆水泉洗手 (代表洗滌舊習,進入禮儀),進行綾桌腳儀式(代表謙遜忍耐及蛻變的過程)、戴冠及笄儀式等。
典禮中同時也邀請自 1931 年起便擔任臺北孔廟佾生表演佾舞的大龍國小佾舞隊,至今已傳承八十五年所演出佾舞是中華流傳千年的舞蹈,也是國際上保留最完整祭孔文化的佾舞團隊,由佾生排成四行四列的方正隊型,佾生們眼神內觀、專心恭敬、姿態端正、圓融熟練的舞出對先師的尊敬。借由讓所有禮生及觀禮貴賓觀賞佾舞,傳達中華藝術之美及宣揚尊師重道任重道遠的意念。讓成年學子們瞭解成年的意義與責任。
仰德扶輪社社長陳妍如表示,為讓這群來自國際的朋友,更深入了解我國的禮教文化及民俗特色,國際扶輪特別安排外國學生親身體驗舞龍舞獅、鼓陣及在世博發光發熱的電音三太子,由台灣廟會結合武術和藝術的民俗表演,讓各國交換學生親身體驗其中的驚奇、歡樂及文化獻禮,同時傳遞中華文化精神。學生們依據自己的喜好,加入各個練習團體,在成年禮當天帶給大家為之驚豔的表演。
來自不丹的交換生表示,台灣是他最喜愛的地方,他來台學習的這八個月當中,他感受到台灣的濃厚的人情味及精深的文化。18 歲是一個轉成大人重要門檻,能參加這項國際成人禮,象徵人生跨入另一階段,很有意義。
此次成年禮活動特邀請內政部、外交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市孔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來共同協助舉辦國際成年禮活動;並同時邀請各國駐台代表一同參與,發揮國際扶輪的社會、文化及外交功能,將我國傳統文化的種子,散播至社會各個角落,並帶到更寬廣的國際舞台。
臺北市政府民政局副局長吳坤宏表示,肯定仰德扶輪社持續 12 年舉辦這場活動,透過民間團體的支持及推動,將這份寶貴的禮俗文化傳承下去,創造充滿禮儀、知禮的台灣新社會。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