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不敢干預人民幣 中國恐重蹈日本10年通縮覆轍!

鉅亨網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人民幣。(來源:AFP)
人民幣。(來源:AFP)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首席經濟學家 Maurice Obstfeld 近期警告,中國恐怕會成為另一個日本。因為中國經濟現在真的同時需要低利率及低匯率支持,但人行若為了洗刷操控匯價的污名或因為其他政治因素,而不願放貶人民幣,則可能導致中國陷入通貨緊縮,重蹈 20 年前日本的覆轍。


《華爾街日報》週三 (18 日) 報導,日本在 1980 年代晚期如同今日中國,經歷一波投資與貸款激增熱潮,導致企業及銀行債台高築;同時間不斷出現貿易盈餘,引發美國勢力一再施壓需讓日元升值,就像如今人民幣面臨的情況。

儘管造成日本陷入經濟成長停滯及長期通縮的原因有許多,例如房價崩盤及銀行業體質惡化。但根據已故史丹佛大學經濟學家 Ronald McKinnon 及日本政策研究院 (GRIPS) 教授大野健一 (Kenichi Ohno) 的知名研究,國外要求日元升值的壓力也負一部分責任。

於是到了 1995 年,日元與其購買力相較價格已明顯過高。此時日本企業為了維繫競爭力,被迫降價並讓薪資成長停滯,這也就是今日所稱的「內部貶值 (internal devaluation)」。於是自 1990 年開始,日本生產者價格 (PPI) 陷入長達數十年的跌勢;日本的消費者物價 (CPI) 也在 1998 年落入通縮。

過去 10 年,美國官員合理指控中國利用資金控制來壓抑人民幣匯價,以利自身出口;而中國政府長久以來也擔心犯下日本的錯誤,一再抵抗人民幣快速升值的壓力。不過近期情勢逆轉:經貿易加權後的人民幣匯價,這一年來強升 9%,最主要歸咎於仍然與美元密切掛鉤。如今 IMF 已不再認為人民幣價格低估。

但現在的中國也和 20 年前的日本一樣,在貨幣強勢及工業產出下挫的雙重壓力下,物價頻頻走跌。儘管人行已將基準放款利率由去年初的 6% 砍至 4.35%,但中國通貨膨脹率仍由 2.5% 摔至 1.3%,意味實質利率降幅遠小得多。

美國資產管理公司凱雷集團 (Carlyle Group) 研究主任 Jason Thomas 便指出,中國企業目前名目上的償債利率為 6%,實際上負擔的利率卻高達 12%。他懷疑中國當局若不針對人民幣匯價採取進一步行動,如何能夠阻止通縮。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