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話經濟》觀察台幣、韓元的關鍵指標就是它
鉅亨網許光吟 2017-08-04 10:06
歡迎又來到一週一次的《隨手話經濟》,繼上週向投資人們介紹過,撇除利差交易以外,外匯交易員們也常常透過鐵礦砂價格來觀察澳幣後市、透過 CRB 原物料指數來觀察巴西幣里耳、透過白金價格觀察南非幣蘭德等。
那麼本週的《隨手話經濟》就將為大家進一步介紹,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台幣,以及與台幣屬性雷同的韓元,又有什麼樣的指標,可以關注匯價後市。
扣除掉利差交易之影響因子,台幣及韓元大多與電子出口業的貿易景氣,有著息息相關之緊密關係,故台幣、韓元等貨幣,又可以歸類為加工出口型貨幣,經濟主體如南韓、台灣等國家之外銷訂單增長與否,即與韓元、台幣等貨幣走勢十分緊密。
如下圖所示,以台幣與台灣出口貿易為例觀察,據台灣財政部資料顯示,截至今年六月份為止,台灣出口連續九個月獲得正成長,刷下「連九紅」紀錄,累計今年上半年出口金額 1477.5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增 12.5%;而統計台幣兌美元自 2017 年一月至六月底為止,同期台幣也是大幅走升了 5.7%。
撇開市場上「看不見的手」,匯率基本上是由市場上的供需來作決定,而台灣又因為在經濟結構上高度仰賴出口貿易,台灣出口占 GDP 比重高達了 65%,是故出口年增率的強勁,即容易帶動市場對於台幣的需求走強、刺激台幣升值;反之若出口年增率趨弱,那麼即容易拖累台幣走貶。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韓國等加工出口型經濟體之貨幣若出現過強升值,那麼考量到在美元計價的情況下,出口價格將會弱勢於競爭對手國,尤其是在台、韓兩大經濟體產業高度重疊的情況下,競爭力道尤其激烈。
故加工出口型貨幣一旦強升至各國出口商無法負荷,有傷及經濟成長前景之虞時,那麼該類貨幣即容易出現市場「看不見的手」,來為本國匯價與本國經濟作把關。
附帶一提的是,加工出口型經濟體之貨幣若出現大幅走升,在美元計價下,出口價格估會弱勢於競爭對手國,是故近年來時常聽聞許多工商界大佬在台幣強升時表示,央行應盡保護產業之責,引導台幣走貶。
然而這種傳統「貶值救出口」的經濟學理論,似乎在全球化日盛的今日,效力已經漸漸不如過往強大。
我國中央銀行前副總裁徐義雄就曾於民國 90 年 7 月提出「貶值救出口」理論漸失效之看法,徐義雄表示,台幣貶值固然對出口商有所幫助,但產業型態若為進口原料再加工出口,貨幣貶值導致進口成本上揚,出口品價格也會增加;若競爭對手國 (如韓國) 也同樣引導該國貨幣走貶,那麼台幣貶值的效果,就勢必會大打折扣。
長遠來看,或許出口導向型國家之企業在生產技術、生產效率、投資人才等「競爭力」上,能夠在長期更加地精進,或許將會比央行短期在貨幣政策上的幫助等「治標」作法,來得更為「治本」。
出口年增率哪裡找?來看看鉅亨經濟追蹤吧:請點我!
- 遊學是花錢出去玩?這三點打破家長的迷思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