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神威藥業(02877-HK)暴跌,業績連續兩年下滑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年5月5號,中國神威藥業發布2017年一季度報告,報告稱集團的營業額同比減少14.6%,約3.98億元,其中主打?品注射液?品同比減少20.2%,約1.99億元,軟膠囊同比減少24.5%,約0.72億元,顆粒劑同比減少17.8%,約0.8億元。受到該信息影響,神威藥業股價5月8號開盤跌2.8%至9.4港元,之後7分鍾時間跌幅近8%至8.92港元,截至收盤跌7.96%至8.9港元。
實際上,神威藥業股價在2017年4月21開始連續8個交易日上漲,而它在中間時段4月26號發布年度報告。慘淡的業績下仍不改上漲趨勢,至2017年5月4號漲幅達10.2%至9.7港元,成交量放大,當日成交270萬股,前一次成交量放大是在2016年12月13號,當時成交277萬股。值得一提的是神威藥業的市值僅?70多億港元。
■ 業績連續兩年下滑,主打?品表現慘淡
筆者通過神威藥業2016年年報了解到,它的業績已經出現兩年連續下滑的趨勢。比如營業收入,神威藥業2015年?20.55億元,同比下滑近8%,2016年?19.93億元,同比下滑3%,在毛利方面也是如此,2015年下滑8.1%,2016年下滑5.4%。而他連續下滑的業績下,並不是由于成本的因素,更多的是其業務?品銷售的慘淡。
筆者了解到,它的主打?品?注射液,但銷售情況不盡樂觀,2016年收入下滑4.9%,占比收入總額?55.7%,而最近公告的2017年一季度收入同比下滑20.2%,占比收入總額?50%。而其他?品同樣面臨著銷售窘境,軟膠囊2016年銷售收入同比下滑達11.5%,顆粒劑同比下滑2.2%。但即使出現連續兩年業績下滑的信息,神威藥業的股價仍在上漲。
按照神威藥業2016年年報所表示,2016年是它轉型全力推進的一年,以大健康?業作?發展戰略,可是通過它的重大事件中,並沒有很多關于轉型推進的事件。2016年整年,大部分時間是李振江先生所謂的“榮譽”,比如2016年1月、5月、6月、10月以及12月均有關于李振江先生榮譽以及地位,神威藥業也是榮譽獎項,沒有特別的?品研發案例以及新的?品出現。
■ 家族企業明顯,面臨人才和規模瓶頸
實際上,神威藥業有著“家族企業”的背景,它的最大股東?富威,包括了Fiducia Suisse SA?李氏家族的信托部分。根據介紹,李氏家族信托創辦人?李振江,全部信托對象?李振江家族的成員。李氏家族擁有65.72%的神威藥業的股份,實際上已經絕對控制了它的經營和運作。在一般的股東決議和特別決議,李氏家族擁有絕對的表決權。
而李氏家族並非純粹的只是擁有神威藥業的股份,參與經營的管理層基本上是其家族的人。比如在五個執行董事中,就有三個姓李的,其中李振江?總裁,而李婧彤?李振江的女兒,執行董事兼總裁助理。在掌管財務方面,財務總監?李品正。2016年董事會成員的酬金達1348.8萬元,李振江父女酬金共605.9萬元,占比45%。
不過家族企業出現腐敗問題概率很高,因?不能選才與能,任用的高層大部分是從家族成員挑選,這會造成人才質量的下降,對公司發展帶來瓶頸。但是有一個優點就是不用擔心代理人問題以及公司股權會被搶的問題,公司的控制權牢牢握在家族手?,只要不出現內部鬥爭,神威藥業始終都是李氏家族的。公司面臨發展的瓶頸是人才的瓶頸和規模的瓶頸,神威藥業要想發展壯大,就得考慮這兩個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神威藥業要想規模的擴張,就得不斷去對外融資,靠自由資本金根本無法擴大生?,而緊握著60%度的股權,擔心稀釋而失去控制權,就無法把公司搞大。目前神威藥業的市值?73.6億港元,其營收?19.9億元,市銷率?3.7倍。而問題不僅僅在于市銷率的大小,還在于它營收已出現連續兩年的下滑,而未來是否能扭轉下滑趨勢很不明朗。市場投資者心?都有把秤,如果沒有價值驅動,股價只能被短炒。
■ 文|陳銘京,香港財華社財經編輯。
本文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想轉載請關注官方微信號港股解碼,留言獲取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 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或現代電視 (http://www.fintv.com)
- 此時該續抱美股還是出場為妙?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