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舉正專欄】居高思危的哲學
苑舉正 2017-03-27 10:00
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曾說:「凡是真實存在的,必有存在的理由。」這句話中,包含三個重點:第一、先有存在,後有理由;第二、理由是依照存在而建構的;第三、因為是建構的,所以理由是可以否定的。黑格爾的話可以用來解讀財經的現象,其中,美國道瓊指數突破 2 萬點之後,不見衰勢、繼續挺進的事實,就是一個需要理由的現象。
3 月初,美國道瓊指數一舉突破 21000 點。從川普當選以來,美國股市上漲 14%,市值高達 2.2 兆美元。任何有經驗的人,都知道這是居高思危的時間,但依然有如股神巴菲特這種人說,美國股市沒有泡沫,長此下去,五、六十年後,可見 10 萬點。於是,全球股市進入一場漲勢風暴,英國金融時報指數達到歷史新高點,而 MSCI 的世界股票指數創下最高紀錄。
問題是,政治發展卻遠遠悲觀了許多。美國川普總統的一連串作為,為世界經濟的展望帶來許多不確定的因素之外,英國即將於今年 3 月 29 日,展開脫離歐盟的法定程序,更令人捏一把汗。至於世界其他地區,中東衝突不斷,而北韓的一系列挑釁活動,讓人覺得東亞地區的戰爭隨時有爆發的可能。那麼,這股信心哪裡來的呢?
面對這個情況,我們只好跟隨黑格爾的精神,也強調凡真實存在者,必然有存在的理由。根據《經濟學人》雜誌所提供的三種理由,似乎可以說明這股股票上漲的現象:第一,從川普當選以來,投資人普遍不看好債券市場,使得債券價格下跌,而這自然導致殖利率上升。賣掉債券的現金,用來炒股票剛好,也讓全球市場那長期不漲不跌的情況出現大漲的轉折。
第二,全球的經濟情況好轉。全球經濟歷經發達國家衰退、新興國家不振、中國市場下滑等空頭好長一段時間之後,各項資料顯示,2017 年將會是一個令人驚豔的成長年。原來通貨緊縮的顧慮一掃而空,原物料的價格持續上漲,同時依靠國際貿易的進出口量也會大幅度增加,尤其以中國與南韓的成長速度更是驚人。就連長期欲振乏力的歐洲國家,都傳出經濟好轉的消息,令人振奮。
第三,川普上臺之後的美國,幾乎每天聽到的都是減稅、擴大基礎建設,以及修法放寬以前限制銀行發展的規則,這些消息都是為中小企業經營提供便利的措施。根據美國獨立企業國家聯盟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企業經營人的信心達到 40 年來的新高。這種對前景的信心,加上普遍對於 2017 年經濟展望的樂觀預測,都顯示本年度的企業成長將高達 12%。
坦白說,這是最樂觀的三項理由,但是居高思危的風險意識依然至為重要。同樣是針對這三項理由,我們也可以「解構」它們,說它們其實是危險的象徵。首先,債市大跌、殖利率上升,是對長期經濟發展缺乏信心的表現。充沛的現金在缺乏投資標的的情況下,只能投向股市,但這也像是老鼠會一般的短線投資,而投資人只希望自己不是最後一隻老鼠。
其次,經濟會在 2017 年好轉的徵兆可能真的很明顯,但是也請別忘了,經濟形勢與政治環境是不可分的。在中東與東北亞的政治動盪方興未艾之際,過度樂觀地看待經濟成長,似乎不太實際。最後講到川普的承諾了,那更是有待觀察。
美國雖然是一個總統制的國家,但國會與法院牽制總統的力量很大,不可能讓總統輕鬆地說到做到。從最近兩次川普的禁止少數穆斯林國家公民入境美國的行政命令來看,它們都受到州法官的遏制,就可以清楚的說明這一點。至於減稅、擴大基礎建設以及鬆綁銀行約制規定等做法,都需要國會通過。就目前的情勢來看,這些措施想要順利通過,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此外,這些不講,川普其他反移民、反全球化與反吃虧的策略,都會讓美國原有的做法與地位受到根本的變動。總而言之,前程未定,怎可輕言樂觀呢?
最後我想說的是,雖然 2017 年的經濟成長可以期待,但是從美國聯準會將在今年至少三次升息跡象顯示,原有的量化寬鬆政策已經完全改變。緊縮的金融還不止發生在美國,連歐洲中央銀行的策略都是以停止寬鬆貨幣為主,而中國人民銀行也已經早就開始進行貨幣緊縮的政策了。
最重要的還是,今年 5 月 7 日的法國總統第二輪大選。如果民粹的聲浪導致法國出現一位極右派的總統,那這將有可能代表歐盟的裂解。雖然發生的可能性並不高,但在這個全球連動的世界裡,我們沒有樂觀的理由。居高思危好像就是面對這一切的答案。
- 白宮變天!美股前景佳 惟須留意三大隱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