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蟲入侵非洲威脅糧倉 科學家警告擴至歐亞釀巨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2-07 08:42
一種原生於美洲的「行軍蟲」(又稱秋黏蟲)2016 年傳入非洲,在當地多國爆發像蝗禍般對農作物 (尤其是粟米) 破壞力驚人的蟲害,威脅總涉逾 3 億人口的非洲南部與西部國家的主糧供應。科學家警告,這種行軍蟲已在非洲大陸快速繁殖,未來數年可能蔓延至亞洲熱帶地區和地中海,甚至擴散至全球,呼籲各方設法阻止蟲害擴散。
行軍蟲除了破壞玉米,也能攻擊逾百種植物,恐嚴重打擊農民生計。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計劃召開緊急會議應對。
據香港明報、文匯報綜合外媒報導,總部設於英國的非牟利國際發展組織「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CABI) 周一 (6 日) 發表報告指出,繼早前奈及利亞、多哥和貝寧,在西非加納亦首次發現有兩類秋行軍蟲 (fall armyworm,又稱秋黏蟲)。此外,馬拉維、贊比亞、南非等地有疑似爆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上周稱納米比亞和莫桑比克亦有爆發。
CABI 首席科學家科克 (Matthew Cock) 表示,這種入侵物種未來幾年有可能蔓延至亞洲熱帶地區和地中海。必須採取緊急行動,防止對農作物與農民生計造成毁滅性損失。他警告黏蟲勢必打擊農產品貿易,損害農民生計負債增加,承諾協助農民以環保方式控制蟲患。據報南非農業部將會使用殺蟲劑,消滅黏蟲。
重災區津巴布韋 (辛巴威;Zimbabwe) 全國 8 省之中有 7 個遇蟲害,某些地區估計且有多達 7 成的農作物受摧毁。贊比亞去年底動用空軍為逾 10 萬公頃受災農地噴灑殺蟲劑,暫遏蟲害擴散。另外,馬拉維錄得 2000 公頃粟米田受損。南非稱前所未見的毛蟲摧毁莊稼、花果和野生植物。
黏蟲屬夜蛾科。這次在非洲爆發的秋黏蟲原生於南、北美洲,因有在秋季遷徙傾向,被稱為秋黏蟲。這種外來物種的破壞力甚於土生的非洲行軍蟲。其成蟲可聯群結隊短時間作長途飛行,在葉背產下每個球狀卵塊可包含多達 150 顆蟲蛋,3 至 5 天孵化。幼蟲可長至一吋,快速蠶食粟米,破壞該域整片農地。牠們會蠶食粟米、大米、甘蔗、生菜、甜菜和大豆等 100 多種植物。
科學家推測,秋黏蟲害是其成蟲或其卵隨美洲出口農作物引入非洲,再憑藉強大飛行力在非洲擴散。這種蟲能鑽入粟米芯避過目視檢測,在美國主要靠基因改造粟米對付。
受災地域許多地方皆以粟米為主糧,區內糧食保障與貿易面臨威脅。津巴布韋近期的旱災已導致 4000 萬人要仰賴救援度日,蟲害將加劇問題。FAO 下周二 (14 日) 將在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召開 3 天會議,急謀對策。
CABI 的蟲害風險信息系統 (PRIZE) 項目獲英國航天局提供 5 年 638 萬英鎊,協助撒哈拉以南的 6 個非洲國減少蟲害造成的農作物損失和改善農民生計。
- 遊學是年輕人的專利? 壯世代遊學團正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