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價進入重估階段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7-01-13 07:40
在市場對2017年電解鋁供需格局普遍不樂觀的背景下,滬鋁「四連陽」的不俗表現令空頭陷入被動。當前電解鋁社會庫存處於回升中,現貨價格維持着小幅貼水,短期供需偏弱的局面沒有改變。激發鋁價掙脫12500—12880元/噸運行區間的主因在於,市場對供給側改革延伸到電解鋁產業的預期在增強。
電解鋁成為供給側改革的重點對象
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1月10日的供給側改革有關情況發布會上稱,供給側改革是「十三五」期間經濟發展的一條主線,2016年鋼鐵去產能目標4500萬噸,煤炭去產能目標2.5億噸任務已經超額完成,2017年將加大「三去一降一補」的力度,去產能除鋼鐵煤炭外,將擴展到產能過剩的行業。水泥、玻璃、電解鋁和船舶等行業成為備選範疇,電解鋁產業很有可能是去產能的重點品種激起市場的無限想象,畢竟作為2016年重點去產能對象黑色板塊領跑大宗商品市場。
供給側改革首當其衝的會是不符合行業規範的那部分電解鋁產能。2013年7月國家工信部對鋁行業規範條件進行了修訂,要求新建電解鋁項目必須採用400kA及以上電解槽,現有電解鋁生產線要達到160kA及以上預焙槽,並對噸鋁鋁液的電耗及電解鋁項目的最低資本金比例做了要求。近幾年,電解鋁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的執行,小型煉廠、高成本產能不斷退出,新增的電解槽槽型、電流效率、各項能耗指標均控制在行業先進水平範圍內。2013年以來的產能出清基本已經將不符合行業規範的電解鋁產能擠出市場,這部分產能擠壓的空間已經不大。
通過市場力量淘汰虧損的產能,這環節的產能出清基本在2015年完成。經過此前幾年的持續虧損後,2015年鋁價的大幅下挫倒逼高成本產能退出。根據阿拉丁測算的中國電解鋁產能成本區間分布來看,2016年12月成本在15000—15500元/噸的產能占比為3.5%即126萬噸,14500—15000元/噸的產能占比運行產能3606.2萬噸的4.5%即162萬噸,這部分產能可能會是改革受衝擊的對象。最後,若進行供給側改革,2017年計劃投產的300萬噸新增產能的釋放時間可能會受到影響。
改革對供需格局的影響
百川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電解鋁有效產能4219.5萬噸,開工產能3623.8萬噸,開工率85.9%,預估2016年電解鋁產量為3239.8萬噸。若電解鋁進行5%的產能淘汰,或影響211萬噸有效產能,將抵消2017年2/3的新增產能,那麼此前市場預估的3600萬噸2017年電解鋁產量將很難兌現。從有色金屬的「十三五」需求增長變化看,儘管電解鋁告別了「十二五」14.4%的年均高增長率,步入「十三五」年均5.2%的相對低速的增長,但年增長率仍居有色金屬之首。2015年我國電解鋁消費量為3107萬噸,按5.2%年均增量率測算,至2020年我國電解鋁將實現4000萬噸的消費量,其中預計2017年消費量為3470萬噸。
若進行電解鋁供給側改革,鋁市供需結構預期將會發生明顯改變,此前機構預計的100萬噸過剩量可能不會,鋁價也會被市場進行重新的評估。供需將延續當前的平衡狀態,不排除出現旺季的階段性供需錯配進而推升價格的進一步上漲。
(作者單位:長江期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 川普高關稅啟動!聯準會利率決策增變數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