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改革難成?看一看煤炭行業便知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11-29 20:39
那些認為中國經濟改革難以成事的人, 看一看煤炭行業就能找到論據了。
自 7 月底中國政府採取行動限產以來,以人民幣計價的煤炭價格已經飆升逾 60%。但是摩根士丹利的一項最新分析報告稱,限產措施同時也提出了一個棘手問題,那就是中國所謂的供給側改革是否能夠結出碩果?
該項改革意在削減剩餘產能 -- 尤其是在國有企業和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
雖然經濟學家們認同削減剩餘產能 -- 尤其是重工業的過剩產能 -- 對於中國走上可持續成長道路至關重要,但是中國的供給側改革與 1980 年代的「涓滴式」裡根經濟學毫無相似之處,當年的裡根經濟學藉以推動經濟成長的主要手段是減稅和放鬆監管。
在摩根士丹利的明年中國經濟展望報告中,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邢自強以煤炭行業為例詳儘闡述了中國特色的供給側改革中的兩點關鍵不足。
這位經濟學家嘆言,國家計畫的產能削減和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的緩慢進程是以犧牲經濟效益為代價的。
為關閉剩餘產能、治理環境汙染,中國政府 2 月份將煤炭行業全年工作日天數從 330 天縮減到了 276 天。 但是在執行這項政策的時候,決策者采用了一刀切的做法。
「限產為行業內所有企業所執行,這就意味著那些盈利能力較強、產能過剩問題不是很大的企業與產能落後、效益不好的企業受到了同等程度的影響,」邢自強在報告中說。
於是,產能的錯配使得當下國企優先獲得資金所引發的的信貸錯配問題被進一步放大。這樣一來,原本可為中國經濟再平衡提供助力的市場力量反倒受到了掣肘。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