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超級鴿派!FED理事Brainard:應放手讓通膨站上2%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13 10:02

MoneyDJ 新聞 2016-09-13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聯準會 (FED) 理事 Lael Brainard(見圖)12 日高喊新常態(New normal)、呼籲現代貨幣政策別把「菲利浦曲線(Phillips curve)」這類舊常態當作依據準則。Brainard 為何對升息乙事如此戒慎恐懼?

歐洲央行 (ECB)、日本央行(BOJ) 已先後實施負利率政策(NIRP)。Brainard 12 日在發表演說時指出,歐元區、日本實施積極性且具創意的貨幣政策但通膨卻依舊低於目標、著實令人感到吃驚。

Brainard 認為歐洲、日本經濟體的經驗凸顯出困在低成長、低通膨、低通膨預期環境的風險,需求長期低迷現象是很難導正的,美國應以此為戒、透過政策避免淪落到同樣的處境。

歐洲央行 (ECB) 總裁德拉吉 (Mario Draghi)9 月 8 日在記者會上就坦承很難解釋依據市場交易所推算出來的歐元區通膨預期為何會再度跌到歷史低檔。日本央行(BOJ) 總裁黑田東彥 (Haruhiko Kuroda)9 月 5 日坦承,今年 1 月發表的負利率政策(NIRP) 沒能完全抵消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對通膨預期的衝擊。

Brainard 也擔心中國經濟的潛在下行風險。她指出,中國企業債快速上揚的同時、當地經濟增速可能會持續下滑,進而增添不確定性因素,未來不排除還會出現波動。

Brainard 在演說中提到,1950-2000 年期間美國生產力平均年增率為 2.5%,但過去 5 年的平均年增率卻下滑至 0.5%!生產力成長率低得可憐,顯見美國目前面臨的是經濟活動不夠熱的問題。解決之道就是將名目利率壓低、將通膨預期拉高,進而降低實質利率。

Brainard 12 日指出,依據消費者調查所推算出來的通膨預期跌到歷史區間的低檔,過去兩年依據市場交易價格所推算出來的通膨預期也沒有因為油價、美元匯率的止穩而出現改善跡象。她認為,當前全球「通膨進一步下滑 (disinflation)」趨勢以及通膨遲遲未能達標可能已衝擊到通膨預期。

2016 年 8 月美國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當中的未來 5 年通膨預期自 7 月的 2.6% 降至 2.5%、平 1979 年開始統計以來最低紀錄 (註:今年 2、4、5 月也是 2.5%)。今年 1-8 月平均值為 2.6%、創 1991 年以來同期最低紀錄!

Brainard 說,菲利浦曲線明顯轉趨平坦、通膨預期出現下滑跡象以及通膨目標遲遲無法達成等現象應該是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貨幣政策討論的焦點。

FOMC 鷹派常說,美國經濟已經接近完全就業。Brainard 指出,果真如此,今年以來美國每個月平均新增 18 萬份工作、失業率應該會顯著下滑,而非區間震盪才對。

她說,美國失業率現在 (4.9%) 距離 FOMC 經濟預測摘要 (SEP) 的較長期失業率預測值僅有 0.1 個百分點的差距,但 2012 年 6 月當時預測的長期中性失業率區間為 5.2-6.0%、今年 6 月下修至 4.7-5.0%,未來難保不會進一步下修。Brainard 認為,由此看來,美國就業市場的閒置人力比過去預期的還要來得多。

10 年前,您能想像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在如此低的水位、通膨還會連續 51 個月無法達到 2% 目標嗎?Brainard 指出,由此可知現在的聯邦基金利率沒有 10 年前想像地那麼寬鬆。換言之,當前特定利率水準對應的總體需求量遠低於金融危機前的水位。

Brainard 指出,2012 年 6 月至 2016 年 6 月期間 FOMC SEP 長期中性聯邦基金利率預估值自 4.25% 掉到 3.0%,這當中有三分之一是出現在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6 月這段期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這一次的下修是發生在金融狀況、匯率趨穩的環境當中。

Brainard 附和 FED 主席葉倫 (Janet L. Yellen)「政策選項是不對稱」的說法。因為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已經接近於零,如果再發生金融危機前那樣的大規模衝擊、傳統工具能夠施展的空間就沒有像過去那麼大,提高通膨目標、轉而鎖定名目所得目標或負利率等新政策選項都還需要一些時間去評估、準備。

因此,Brainard 認為現階段解決政策選項疑慮的最好方法就是確保 2% 通膨目標如同 FOMC 所說的是對稱的。也就是說,FOMC 應該允許美國通膨在一段時間內高於 2%。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鉅亨號貼文

看更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