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國泰君安策略周報:寬松消退 擇優慢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9-12 11:10


寬松預期正在消退。美國波士頓聯儲主席Rosengren的鷹派發言,讓市場對美聯儲9月加息再次緊張。我們在8月28日周報《舍離牛熊,拋棄趨勢幻想》中提到,全球貨幣寬松正進入臨界點。目前來看,一些重要的信號正在開始出現:第一,G20公報強調財政戰略對於促進實現共同增長目標同樣重要,這無疑將意味着未來貨幣政策權重的收斂與財政政策發力的提前。第二,9月以來,加拿大、澳洲、歐洲央行均按兵不動,歐央行行長稱目前歐元區不需要更多刺激,加之美聯儲加息預期再次升溫,全球寬松預期正進入加速消退階段。

市場波動不斷增加。6月底英國脫歐以來,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呈現普漲格局,但背後驅動力來自寬松預期的不斷強化,時至今日,如果寬松預期面臨消退拐點,海外風險資產價格的波動將大幅增加。回到國內,9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短期國內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平衡同樣進入新階段:第一、貨幣寬松空間受限,利率短期反彈,此前利率下行驅動的估值修復邏輯受阻。第二、財政政策發力,考慮其對實體經濟的改善效果滯後顯現,短期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改善更多是脈沖性。對於國內市場,外部風險資產波動加大,貨幣政策難寬松、財政發力待評估,短期市場無趨勢可為。

擇優慢行,結構至上。過去一周,市場繼續在窄幅區間波動,突而不破、跌而不深。近期路演交流中,雖然部分投資者開始對當下橫盤震盪格局表示擔心,但更多是看空不做空。但短期而言,我們認為,雖然多數市場預期逐漸被橫盤震盪的行情所鈍化,但一些重要的變化還是需要被重視起來:一是全球寬松預期的消退,海外風險資產波動加大帶來的擾動;二是國內財政與貨幣政策平衡新階段,利率先反彈、財政後生效的錯位變化;三是「嚴監管、去槓杆」對市場風險偏好的抑制,尤其是近期監管措施落地和實質性介入正邊際提速。

優質資產打底,基建補短板發力。避險情緒升溫,優質資產仍可積極配置;同時,下半年財政發力的方向將是超額收益的核心。配置上,第一、優質資產的價值重估,受益標的:高速公路(粵高速A)、銀行(寧波銀行(002142,股吧)/建設銀行)、零售(鄂武商A/蘭州民百(600738,股吧))、地產(金科股份(000656,股吧))等。第二,財政發力驅動,可關注PPP+主題,受益標的(宏潤建設(002062,股吧)/鐵漢生態(300197,股吧)/碧水源(300070,股吧)/中衡設計(603017,股吧));第三、景氣回升細分行業龍頭,養殖飼料(禾豐牧業(603609,股吧)/海大集團(002311,股吧))、化工(蘭太實業(600328,股吧)/陽谷華泰(300121,股吧))。主題方面,除PPP+外,城市軌交(康尼機電(603111,股吧)/永貴電器(300351,股吧)/隧道股份(600820,股吧))和新能源汽車(金杯電工(002533,股吧)/雙傑電氣(300444,股吧)/奧特佳)等。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