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信評機構降級殺傷力大 應受更嚴密的監督管控
鉅亨網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IMF稱應更嚴格管控信評機構。(圖:IMF華盛頓總部大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發布半年度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其中指出,信評機構應該受到更嚴密的監管。
IMF表示信評機構足以影響發債人的債務融資成本,且可能動搖金融體系的根本基礎。
同時,它們也可能對持有債券的基金經理人產生影響。
該份報告內容指出,雖然全球有 70間評等機構,但其中只有 3間影響範圍遍及全球-穆迪 (Moody"s)、惠譽 (Fitch)和標準普爾 (Standard and Poor"s)。
IMF的分析性內容報告,將在下周正式公開,概述大意為:「主權信貸評等機構在無意間,導致金融體系偏向不穩定。」
「如此原因在於,信貸評等和許多法規、監管和許多相關事物反應有所掛勾,一旦評等遭調降,可能導致連鎖性的波動不穩,以及金融市場的擴散效應 (spillover effect)。」IMF如此指出。
IMF另外表示,對於信評機構延遲發布評等變化報告的舉動,也應加以勸阻遏止。
除此之外,政府機構應繼續努力減少對於信評機構的依賴,並盡可能以法律、監管制度和央行擔保政策等等,取代信貸評等參考。
自從各大機構調降希臘等國家主權評等後,信用評等業者地位便持續受到市場熱切關注,降級動作將使基金經理人出售所持政府公債,或不願再購買新發行的債券。
如此一來債券價格下滑,未來授信成本便反向上升,對政府的財政金融能力造成更大壓力,進而導致惡性循環降級。
IMF另外呼籲各大機構,需確保評等方式透明開放,不受任何利益衝突介入影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