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ECFA進行首度商談 兩會高層:雙方互補 正負影響皆有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兩岸海協、海基兩會專家今 (26) 日早上在北京,就簽定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ECFA) 進行第一次商談。兩會高層表示,協議對兩岸經濟有互補性,雖對部份產業資源調整可能有負面影響,但也有正面積極作用。
據《星島日報》報導,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在會上表示,研究顯示,有關協議如果簽署後,會令兩岸部分產業出現調整及資源重新配置,產生負面影響,但長遠會對兩岸貿易經濟增長,有正面積極作用。
鄭立中說,兩岸經濟有很強的互補性,進一步密切經濟合作關係可成熟、全面、深化兩岸合作,有利提升兩岸經濟的競爭力,共同應對經濟全球化及區域一體化的趨勢,亦能為兩岸人民,謀取更多及更實在的利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說,簽定 ECFA 可能衝擊台灣部分產業,尤其是農民對農產品開放進口存有疑慮,立法院已要求政府保持透明,並要開放及有彈性處理。
由於兩岸簽 ECFA 對農民產生疑慮,台灣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勳昨 (25) 日說,大陸農產品不開放的問題,不會在 ECFA 中處理,因此不可能也不需要在 ECFA 架構中規範。
劉德勳說,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展開協商,還沒有開放的大陸農產品進口問題。他說, ECFA 是架構型協議,除了比較有優先性和緊急性的部分會列入早期收獲清單之外,其他部份並沒有訂定時程,也不需要訂。
劉德勳表示,大陸農產品進口的問題不需要放在 ECFA 裡面,因為放在 ECFA 裡面的內容就是將來要面對的,大陸農產品既然不開放,當然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在此協議中規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