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融資趕不上燒錢速度 上門洗車O2O平台紛紛夭折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1-04 08:05


近來,曾經擁有O2O洗車行業半壁江山的e洗車過得不太好。關閉上門洗車和上門保養業務的同時,又有近百名員工被裁的消息傳出,其CEO也在今年5月離職。在這家掛“全國最大的移動互聯網洗車”牌匾的公司關掉核心業務前后,陸續有媒體曝出十幾家同類型公司倒閉的消息。人們不禁要問,O2O洗車行業為何如此短命?

□曾經


O2O洗車行業快速崛起

“瀕臨倒閉”是最近一段時間裏e洗車身上貼得最多的標籤,而這家行業領頭羊企業在半年前剛剛完成A輪2000萬美金融資。

關於e洗車的輝煌和成長,已離職員工陳亮(化名)詳細講述了公司的經歷。

“這個行業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火起來的,當時大約有三四十家。”陳亮,趕集易洗車算是進入比較早的,在年初市場份額最大,而e洗車是在今年春節期間后來者居上的。之所以能追上來,是因為在春節期間很多用戶在其它洗車平台下單,到店洗車才發現店面已經關門,吃了閉門羹。而在這期間,e洗車下團隊的員工放棄了休假的時間,一家一家走訪洗車門店,與門店溝通春節期間可否不關門事宜,即使遇到停業的店面,團隊的員工也會及時更新APP上面的信息,避免用戶盲目下單。借助這一事件,e洗車贏得了用戶的信任,彎道超車,追趕上來。

在此之后,e洗車於四五月份的時候推出了一分錢洗車的活動,當時每天有2萬多單的業務量。雖然首單是一分錢,但是第二單第三單都會有返券,效仿滴滴打車。而且,e洗車下的推廣團隊在全國覆蓋了十五六個城市。基本上一個團隊五六個人,看準一個省會城市,會到當地洗車門店一家一家去談,可能半個月之內就會在一個城市上線。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e洗車發展迅猛,其在公司官網上號稱“全國最大的移動互聯網洗車平台”,每天的新增用戶量為兩三萬單。一個洗車員可以覆蓋方圓5公里的區域,每天完成10-12單,最好的時候每個月能掙1.2萬元左右,平均為8000元左右。

也就在這個時期,整個汽車后市場O2O領域,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崛起。

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有40多家汽車后市場O2O項目湧現,而2014年入場的創業公司超過100家,涉及洗車、維修保養、汽車租賃、汽車金融保險等后市場各細分領域。

毋庸置疑,這塊市場在當時是片藍海。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統計,2014年中國汽車后市場規模達6000億元,同比增長30%,並預計2018年規模將突破萬億元。雨后春筍般崛起的O2O洗車企業,兼顧保養、保險美容等后汽車市場服務,用超低價的方式,吸引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試圖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

□現狀

多公司紛紛倒閉

現如今,登錄e洗車官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則10月12日的聲明:首先,公司因業務調整,上門業務已暫停運營,到店服務的相關業務仍會繼續運營。其次,公司目前主營業務重向服務企業客戶轉型,將持續為現有合作伙伴提供優質服務,而創始人及創始團隊對現有業務的調整也在有序進行中。

而后,記者通過客服熱線得到的法亦同。

即便是關於“是否關閉上門洗車和保養業務”的問題,e洗車現任CEO段東仁也不想多談,“過段時間再回應”是段東仁唯一能回應記者的一句話。

e洗車曾作為領頭羊和行業裏其他公司一同以燒錢搶客戶的方式,叱吒過后洗車市場。而如今,那些和它一起叱吒過的“小伙伴”們,也紛紛關閉了上門洗車業務。

雲洗車,成立於2013年4月(未融資),於2015年1月關閉洗車業務。

智富惠,2010年上線本地生活服務平台,2014年大推1元洗車。2015年1月倒閉。

嘀嗒洗車,成立於2014年2月(未融資),於2015年4月關閉洗車業務。

車8,2015年7月中旬宣佈關閉上門洗車業務,這距其上線不過短短數月時間。

趕集易洗車,由趕集網於2014年8月推出,在趕集58宣佈合併后,10月1日,趕集易洗車併入58旗下的呱呱洗車,停止原有洗車業務。

功夫洗車,10月24日在官方發布業務調整公告,關閉上門洗車業務,只保留上門保養和上門救援業務。

具體從哪一天開始洗車O2O集體陷於不妙,沒有具體準確的統計。但經過匯總,有一點可以確認,就是整個洗車O2O市場出了問題。

□探因

洗車用戶轉化率低

探尋大批公司倒下的原因,或許得“解剖一隻麻雀”——從個例談起。

e洗車前員工陳亮認為,就中國的O2O市場來講,遠遠還沒有培育成熟,第一批嘗試者都是在培育用戶習慣,為此花費了太多的資金。也就是不燒錢引不來客戶,但偏巧碰到了“寒冬”。在培養用戶習慣的空當期,這時資本沒有持續跟進,便導致夭折的現象出現。

其次,他認為,洗車O2O存在一個邏輯問題,就是總想用高頻的服務引來客戶,然后再轉化成增值服務,但其實轉化率很低。比如e洗車,做洗車服務是肯定不掙錢的,所以公司是要把洗車用戶導流到汽車保養、汽車美容和汽車保險這些業務上,這些才是掙錢的服務。而這些服務用戶的轉化率很低,比如洗車用戶有1000萬,但轉到其他業務上,每天可能只有幾單十幾單而已。

e洗車品總監張寬曾透露,e洗車的洗車用戶選擇保養行為的轉化率在5%-6%,從線上到下保養汽車的消費習慣還遠未養成。

知名IT觀察者洪波認為,單純靠洗車很難建立一個穩固的商業模式。

融資趕不上燒錢速度

在年中時,時任e洗車CEO的張晶透露,e洗車在北京地區的日訂單在1200單左右,而每一單的人工成本在20塊錢上下,粗算下來每天人工成本就是2.4萬元,而每個月則是72萬元。但這也只是小頭,張晶透露,用戶習慣的培養是最“燒錢”的,e洗車每個月的洗車補貼要燒掉六七百萬元。

如此算下來,今年3月,e洗車獲得的那筆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在同行們眼中雖然是筆令人羡慕的大手筆,但和其燒錢速度比起來,禁不起幾個月的折騰。

“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燒錢太厲害,而新一輪融資沒有到位。”另一位e洗車前中層員工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按照e洗車日訂單量高峰值計算,每天給出的補貼數目驚人,在6月之后,e洗車逐漸削減用戶補貼規模。

到店補貼方面,除了給予通過e洗車APP到店的用戶一定數額補貼,e洗車平台還會給商戶一定數額補貼;而在上門洗車方面,補貼的力度則更大:首單補貼金額在25-30元,第二單的補貼則在10元左右,前兩單給予的補貼就最高達40元。

洗車O2O市場無法同時容納如此之多的玩家,因此很多項目會在下半年或者明年由於無法完成下一輪融資而死去。而年中之后的資本市場遇冷,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

未專注做好洗車服務

呱呱洗車的董事長建軍雖然也認為O2O洗車轉化率低,不過他認為,首先還是應該專注於做好洗車服務。很多公司出現的問題是,從最開始就沒有把上門洗車當做一個生意好好去做,只考慮轉化。

建軍,很多公司在做上門洗車時一上來就瞄準的是保險、保養之類的業務,恨不得一口氣吃成個胖子,實際上洗車本身是個好生意,“上門洗車就是剛需,公司每天幾萬單的生意就證明了這一點。”

呱呱洗車或許是行業裏目前為數不多的收支平衡的O2O洗車公司之一。至於關鍵性的盈利問題,建軍也很有信心。他認為,從目前看,雖然還談不上盈利,但至少呱呱洗車現在已經做到了收支平衡,通過控制成本和提高價格,現在成本已經基本覆蓋,不再虧損,且現在洗車費每單已經提到了30元,長期來看肯定是個好生意。

對於為什麼很多家公司做不下去,呱呱洗車的優勢在哪兒,建軍解釋稱,“就像上面我講到的,我們沒有做其他的業務,而是專注於上門洗車,我認為這是各家很大的一個區別。”

“把上門洗車作為一個入口沒有錯,關鍵是先把洗車這項業務做好。”天使投資人劉加兵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大部分洗車創業公司只是在做平台,服務由第三方提供,涉及到很多線上下協調的問題,很難為車主提供對統一的標準化服務。沒有好的服務就沒有好的用戶黏性,沒有黏性卻想提供其他服務,用戶很難去相信。劉加兵認為,O2O洗車行業雖然有一定問題,但不能上門洗車的商業模式就一定不行。“燒錢”補貼培養用戶黏性,必須有充足的資本加上標準化的服務,有了用戶黏性,接入其他服務才具備前提。

對於O2O洗車市場,知名互聯網學者李易大膽預測,未來會有一些下的大型連鎖洗車店收一些互聯網平台,因為本身這些洗車店之前就沒有依賴互聯網,本身就具備造血功能,可以把互聯網當做一個工具,反過來幫助自身擴大用戶量。

京華時報記者孟凡澤京華時報製圖何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