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愛"或耗資800億歐元
鉅亨網新聞中心
當地時間11月21日晚間,愛爾蘭總理布賴恩·考恩正式對外公布,愛爾蘭已經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了援助申請,并獲得批準。至此,愛爾蘭成為繼希臘之后,第二個接受歐盟和IMF援助的國家。
市場分析人士說,愛爾蘭經過反復權衡最終同意“引援”,顯然是服從了歐盟的“大局”。鑒于援助希臘時“久拖不決”帶來的不利局面,歐盟希望將愛爾蘭危機遏制于萌芽階段,不給市場投機炒作的機會,以此穩定歐元區乃至歐盟金融局勢。
受援金額或低于希臘
消息傳出后,各界積極響應。七國集團財政部長發表聲明,對愛爾蘭提出金融援助申請并已經獲得歐盟和IMF支持表示歡迎。英籍華人、愛爾蘭中國研究院院長王黎明認為,接受外援是愛爾蘭的必然選擇,愛爾蘭的“壞賬銀行”只能接受歐盟和IMF的“輸血”,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歐盟和歐元區財政部長發表聲明稱,為愛爾蘭提供的金融援助將在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共同支持下,通過總額為7500億歐元的歐洲金融穩定機制和歐洲金融穩定工具來提供資金支持,而且還可能包括愛爾蘭與歐盟其他成員國達成的雙邊貸款協議。歐盟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委員奧利·雷恩昨日表示,歐盟與愛爾蘭政府就援助計劃進行的談判將在11月底前完成。
目前,愛爾蘭接受援助的具體金額及其為之付出的代價,仍在商討中。愛爾蘭財政部長勒尼漢(Brian Lenihan)表示,援助計劃的數字將會在正式談判中作出決定。“我們說的是數百億歐元,這個數字肯定不會是上千億。”他強調稱。
“愛爾蘭最終獲得的援助額肯定要與其付出的代價相掛鉤。”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800億至900億歐元的援助貸款是目前市場普遍預測的數字。
“此前希臘獲得的援助資金為1100億歐元,而當前愛爾蘭最迫切需要資金援助的是銀行業,既然愛爾蘭政府承認憑一國之力無法解決問題,那么救助的金額應該會高于援助銀行業所需的400億至500億歐元的規模。”在這位業內人士看來,愛爾蘭最終受援金額不會高于希臘,因為高于希臘,意味著愛爾蘭的狀況比希臘還糟,恐怕市場將掀起另一波恐慌。
此外,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昨日表示,英國政府正考慮向愛爾蘭提供大約70億英鎊(約合112億美元)救助資金,以幫助愛爾蘭應對當前的金融難關。
或將被迫提高稅率
除了愛爾蘭最終受援的具體金額以外,當前市場最為關注的應該是愛爾蘭究竟將為此付出多大代價。
雷恩昨日放話,歐盟和IMF為愛爾蘭提供的援助計劃將附加嚴格條件,而且將以愛爾蘭即將提交的4年期預算緊縮方案和2011年的預算案為基礎。他同時表示,愛爾蘭將不再是一個低稅收國家,其稅率將調整到正常的水平。
事實上,稅率問題一直是愛爾蘭與歐盟談判爭議的焦點。為了吸引外資,愛爾蘭政府征收的公司稅僅為12.5%,低于歐盟其他國家。這由此成為了歐盟援助愛爾蘭的談判籌碼,要求愛爾蘭提高其公司稅和增值稅。此前,希臘接受援助的條件之一便是將增值稅從19%提高至23%。
“預計雙方都會有所讓步,愛爾蘭將被迫提高一定的稅率,但不會提高到與其他歐盟國家一致的水平。”上述分析人士表示,“歐盟及IMF應該了解的一點是,過去幾年,愛爾蘭政府的作為不能和希臘政府一概而論,愛爾蘭一直在積極努力地為發展本國經濟而努力。”
此外,參照希臘的先例,削減財政開支將是愛爾蘭不得不采取的舉措。愛爾蘭政府目前計劃在4年內削減150億歐元財政赤字,以實現到2014年將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歐盟要求的3%之內。這將使愛爾蘭政府不得不面臨來自民眾的巨大挑戰,據悉,愛爾蘭職工總會已計劃于11月27日舉行抗議活動,反對政府對開支做更多的削減。
警示歐元區結構性矛盾
昨日,受愛爾蘭受援的消息支撐,亞洲匯市,歐元兌美元出現大幅走高。不過,上述分析人士指出:“歐元的前景仍相當微妙,短期內或許會因愛爾蘭的受援而有所提振,長期看仍將以震蕩盤整為主。”他還強調稱,不僅是愛爾蘭,其實葡萄牙、西班牙等國的債務問題同樣不容忽視,“誰都無法預料會不會出現下一個愛爾蘭。”
希臘債務危機曾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掀起狂瀾,甚至重挫了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各方最為擔心的是,債務危機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將歐元區內財政赤字高企的成員一個個“拖下水”,進而將歐元區乃至歐盟經濟再次拖入衰退境地。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最近一周投資者削減歐元凈多頭頭寸,表明市場對愛爾蘭債務危機持謹慎態度。
盡管業內普遍認為,希愛兩國困境成因不同——愛爾蘭債務危機主要在行業內部,整個國家的經濟基本面尚好,經過財政緊縮政策其財政狀況有望重回正軌,但都暴露出歐盟經濟的兩大結構性矛盾:一是內部成員發展失衡,二是歐元區一致的貨幣政策與各自為政的財政政策不匹配。
愛爾蘭著名經濟學家、都柏林大學商學院教授卡塔爾·布魯哈指出,隨著歐元區的建立和歐元的流通,歐元區各國在保留財政政策制定權的同時,失去了貨幣政策制定權,使得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無法相互配合。他認為,歐洲央行將德國國債收益率作為基準,而超低水平的德國國債收益率造成融資成本下降,使得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等投機性行業,助長了這些行業的過度膨脹。
短期看,走出債務危機離不開增收和節流。中長期看,歐盟需解決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為此,歐盟一直呼吁成員國將鞏固財政和結構性經濟改革結合起來,以提高競爭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