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創業板周年觀察:經濟學家駁“高估值詬病論”

鉅亨網新聞中心


創業板估值居高不下,遠遠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專家認為三高現象表明創業板市場定位上存在一些問題,但隨著上市家數及規模擴大,估值將會得到糾正。

據中新社10月28日報道,創業板周年將至,一年來,各方給予創業板高度關注。創業板在公司業績高成長預期的激勵下,估值不斷被抬高,高估值成為創業板“三高”之一,也成為外界對創業板的評論重點。中新網證券頻道專訪了多位經濟學家,解析創業板高估值現象,評論“高估值詬病論”。

大半年來創業板持續高燒不退的。據深交所資料,創業板推出一年以來,平均市盈率最高逼近130倍,近期降至69倍,但仍然明顯高于滬市主板的23倍和深市中小板的50倍市盈率。美國納斯達克的平均動態市盈率也僅25倍左右。

對此,專家解析了創業板股價被推高的緣由。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專訪時認為,創業板初期人多股少,造成創業板股價虛高。投資創業板的人對創業板的風險與收益的匹配性不是非常的到位。另外,創業板跟主板風險與收益的匹配性有待于進一步的定位。以后隨著家數的增多,規模的擴大,短時間的極度供不應求就會逐步變成供不應求再到供求平衡,甚至供過于求,供求失衡糾正后市場應該會變得更理性。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專訪時也認為,三高問題反應出了我們在創業板的市場定位上的一些問題,因為總是選擇一些比較成熟的、比較好的企業上市,加之又對上市企業的數量有所控制,就會形成創業板中的高市盈率。

那么高估值是否真的像媒體所稱,漸成創業板詬病?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專訪時認為,高估值恰恰是創業板的一個優點。

金巖石表示,經歷過納斯達克我們就會看到,當一個國家出現發展方式發生轉變的時候,必然出現傳統產業和創新產業之間的估值差異。創新產業通過高估值吸引資本流動,估值的高低能夠給出產業創新的方向。把產業創新的概念進入創業板,這樣就不會把創業板少數公司發生的問題當做主流,而忽視中國創業板目前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地位。正是由于有創業板的高估值,才會有投資人的瘋狂,才會有投資人驅動創新,推動產業結構的調整。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