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演蘇:關注保險金額可真正實現資產與負債的匹配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31 13:15
金融界網站訊 10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年度峰會在北京展覽館開幕,此次峰會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北京市金融工作局、西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峰會的主題為保險業變革於突破。金融界網站全程進行會議直播。
我們在做規劃的時候,尤其保險深度對於中國這樣的經濟業態非常多樣化的國家,提高深度不容易,因為一個新的業態產生了,它必然要占GDP的比重。一個行業在整個的發展當中,如果簡單的拿保費問短長,而且並沒有考慮到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實際,這是有很大的差異和問題的。但是如果我們能關注一下保額,完全可以在某些層面上解決我們的難堪與尷尬。 從社會大眾來看,對於保險的評價更多關注於非壽險保額和壽險保額與保單現金價創造的財富收益。確立保險金額評價指標體系,可以有效改善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矯正保險公司偏高主營業務的傾向。關注保險金額,有助於監管當局和行業政府評估運行風險,真正實現資產與負債的科學匹配。?
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
以下為文字實錄:
郝演蘇:我的主題是小問題,大名堂。剛剛結束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到了奮斗目標,到2020年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其中一個重要的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人均收入要翻一番,目前我們正在制定保險業的發展規劃,保險業相應的配套指標如何對應和落實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包括保險的評價指標有三個,保費收益收入,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的指標。
我們2011年8月公布了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發展綱要,有如下內容,今年是第12個五年計劃的收官之年,那么收官之年可能對“十二五”計劃的相關目標都有點評。首先實現平穩較快發展,2015您保險保費收入達到三萬億,我們發現新國十條確定了未來的五年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中國保險業的保險深度為5%,而不是“十二五”規劃所明確的今年達到5%。事實上對於討論保險深度,拿保險深度評價一個大國的保險業發展水準可能是有問題的。如果打開全球的保險排行榜,第一位是台灣,第二位是香港,反正都是一些小國。為什么台灣和香港排在前面?因為它的產業結構簡單,沒有什么重工業,很少。在中國,尤其在目前互聯網+的時代,各種各樣的行業產生的新的領域都會占GDP的一定比重。美國保費占全球的接近30%,它的保險深度也是很低的,因為它產業結構多元。所以我們在做規劃的時候,尤其保險深度對於中國這樣的經濟業態非常多樣化的國家,提高深度不容易,因為一個新的業態產生了,它必然要占GDP的比重。2015年“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保險總資產達到10萬億,這個我們在2014年就完成了。但是2014年我們的保費是兩萬億,10萬億的資產實現了兩萬億的保險,而按照“十二五”規劃的目標,我們應該對應三萬億的保費。同時我們也提出,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行業總資產占金融業總資產占比明顯提升,我們銀行保險占的比重仍然是5%到5.5%的作用。功能作用得以發揮,在“十二五”期間這是做得比較好的。但是有一個指標,“十二五”規劃提出來,承保金額占國民財富的比重等反映保險對於社會貢獻度的指標顯著提升,請問這個指標在哪里能夠查到?承保金額占國民財富的比重,我們從公開的網絡渠道當中是看不到承保金額的狀態。再一個指標風險防范能力顯著提升,資本能力明顯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系統性風險得到有效防范。社會公信力顯著增強,社會公眾對保險的認可度和滿意度顯著提高,保險業逐步成為受社會尊重和信賴的金融服務行業。我們應當有46個保險學校進入了評估,但是有四個學校取消了,他們完全不了條件,調進來的學生又不能進保險業,包括全國的保險專業的第一資源在相關行業是偏低的,所以社會對保險的滿意度有一點障礙。
所以談一下指標,十萬億產生了兩萬億保費,應該是三萬億,這不是一個很理想大數據。我們看一下這個行業通常用的評價指標,保險費和保險金額。作為保險公司更關注保費。我們國家監管機關只提供保費、賠款與總資產,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我們的《中國保險年鑒》除了披露監管機關的相關數據,還公布車險、農險和出口信用險的承保總額。我們面向社會宣傳保險事業發展成就的數字,基本上以民眾和企業交付保險公司的保險費增量為主,同時,再列舉保險費占GDP比重和人均保費,說明我國保險事業相對落后,似乎保險業的進步與落后,都是民眾和企業支付保險費用的多少而造成的,很少理會保費與保險金額的關係。所以無論保險行業的進步與落后都跟保費有關係,行業進步了就是我們交保費的情況,很少比對保險賠付和保險金額之間的關係。
拿《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1988年的統計報告當中,第一次披露的有財產險的承保總額,人均財產的投保人數,等等。88年第一次出現的數據,1990年到1996,就是中國保監會成立之前的數據,因為1997年之前的數據是1998年三月份審定完成的,而1998年的三月份保監會正在籌備成立,所以當時是由保監會的籌備機構向外披露的。我們看一下統計報告,保險事業得以較大發展,全年全國承保金額15.6萬億,增長多少,收多少保費。當年的保費一共收了756億,但是它告訴你,我收了756億的保費,但是我承擔的國家和社會責任高達445億。這是什么概念?這個責任可能或許存在,或者偶然存在,換句話說我們所有的保險金額一旦出問題,你砸鍋賣鐵把這個也要還上,雖然是理論上,但是體現了我對國家和社會民眾的責任。換句話說,我們看另外一個數據,各位可能會發現一個小的情況。這個是我統計的,今年是“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預計保費的增長率,因為現在還有兩個月,我們可能到年底問題任務。“十二五”規劃確定了全國的總保費要完成三萬億,我們的目標增長率是48.26%。我們過去增長率接近20%,所以除非12月底有些公司迅速的,如果沒有特別的情況,今年的三萬億是落空的。再看一下36局的行政單位,它們制定的目標,各位看一下完成目標,我們所在的地區能不能問題這樣的任務。最終準備要建設國際保險中心的上海,要完成任務必須增長37%到47%。深圳完成了任務,因為它當年設定的指標比較科學,不是簡單的拍腦袋。黑龍江12.3%增長率就可以完成,安徽要增長74%,河南增長83%左右才能完成任務。看一下這樣的情況,就知道我們今年如何向我們的相關機構交一份答卷,青海可以完成任務,只要增長8.7%就可以了。算了一下,全國36個省最多能有9個省市可以完成保費的“十二五”規劃自己制定的目標。
所以一個行業在整個的發展當中,如果簡單的拿保費問短長,而且並沒有考慮到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實際,這是有很大的差異和問題的。但是如果我們能關注一下保額,完全可以在某些層面上解決我們的難堪與尷尬。我們看一下98年保監會成立之后,我們在國家統計局官方的出版物當中提到的數據,2014年公布了相關的賠款,可以看到保費、賠款,看不到其他的數據。因為我們目前是在商業機構主導下的環境,可能有所偏頗。但是最後資訊披露的暢通,獲取資訊的便捷,我們應當考慮民眾的感受,關起門里說話和打開門說話應該有兩個版本。我們也可以講保費,但是你也可以告訴我承擔的責任是什么。我們看到在瑞士的SIGMA披露的保險業運行狀況主要指標,保費收入,保險密度,保險深度,宏觀經濟指標。準確的講,由於交易雙方的需求不一樣,他們的看法也不一樣。所以社會政府與保險業所關注的指標應當是存在差異的。我看一下今年不能完成“十二五”規劃的行業,有煤炭、鋼鐵,我們規模不小,為什么上不去?我想跟政府和民眾關注的指標有關係。
從社會大眾來看,對於保險的評價更多關注於非壽險保額和壽險保額與保單現金價創造的財富收益。從政府監管機構的立場,首先應當關注保險業為社會和民眾提供的保險保障程度,其次才是保費,賠款與給付,總資產等行業經營指標。從保險行業的立場,商業屬性決定必須關注相關經營指標。但是現在的社會屬性決定也要關注相關保險金額的水平和質量,保險金額是保險業為什么社會和民眾應當承擔的經濟賠償或給付責任。中國保險業似乎忘卻保險金額的社會價值,將保險金額僅作為理賠或給付計算的數字,在向社會宣傳行業成就時,言必稱保費,全然不顧客戶支付保險費用的真實目的。
非壽險保險是防范相關風險的重要指標,壽險與健康險保額及相應的保單件均保額和人均報保額是制定社會保障政策和評估社會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標。確立保險金額評價指標體系,可以有效改善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矯正保險公司偏高主營業務的傾向。關注保險金額,有助於監管當局和行業政府評估運行風險,真正實現資產與負債的科學匹配。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均將保險金額列入相關業務評價指標體系部分,藉此量化保險行業承擔的社會責任,提升全社會對於保險行業的認知度,有效改善保險行業的社會形象。
在1994年台灣地區監管機關開展了提升國民保額建議,不是提升國民的保費。這個指標包括兩個,一個是保單的件均保額,一個是人均保額。我們看到這個東西可能一看有點奇怪,人均保額高於件均保額,很簡單,因為很多台灣同胞每人手里面有五六張保單。根據這個件均保額和人均保額,我完全可以預測在台灣地區我們的民眾準備的怎么樣。但是我們不知道我們得件均保額和人均保額,應對長壽風險,我們能不能滿足這個條件。它有人壽保險業務的統計指標,保額有增有減,為什么保額下去了?這里面要了解是不是產品過低。我們的香港地區,2015年1月到6月的數據,有受保人數目,還有承保人的保額和年金。把你客戶的人均保單和保額向社會披露,而且對於客戶進行合理的醫療規劃,養老規劃是有幫助。
所以,由於忽視保險金額對於社會大眾的意義,導致壽險市場形成重理財輕保障的現象,許多壽險公司重點推薦保費更高的投資性可保險或高預定利率,較低的分紅險。“十二五”期間,內地香港投保壽險業務的保費指出約兩千億港幣,內地保費流失有多種原因,但是其中包括認為同樣的保費可以在香港獲得更多的保額和保險責任,“十二五”期間,中國保險業在市場建設和制度建設方面取得很多的成績,但預計很難全面完成中國保險業“十二五”規劃確立的相關發展目標,與整個行業冷落保險金額指標存在一定關係。
我國應當建立哪些保額評價指標,承保總額,健康險件均保額與人均保額,人壽與年金件均保額與人均保額,體現相關責任壓力的保險業務承保總額。為了科學體現與建成小康社會相關的保險業評價指標,我國應當在“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當中制定提高國民健康保險與養老保障險的量化指標,其中就要考慮保險金額,同時摒棄將保費增長與提高保險深度作為衡量保險行業的發展主要評價指標做法,制定承包總額占國民財富比重量化指標。
確立保險金額在評價指標體系的位置,保險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我們必須關注保險金額所體現的社會責任。我們應當學會用承保總額展現保險行業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讓全社會認識和理解保險行業為國家和民眾履行風險管理職責的艱辛與偉大。從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現實出發,確立保險金額及相關指標在行業評價體系中的地位,是保險行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從保險大國走向保險強國的必然選擇。
我的演講完了,我們今天上午的高峰論壇也要結束了。所以非常感謝各位嘉賓來到我們的會場,我們大家發表了真知灼見,也非常感謝各位聽眾能夠認真的聆聽我們的觀點。祝下次會議再見,謝謝大家!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