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中國石化行業進出口貿易逆差逐步擴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石化行業進出口貿易逆差逐步擴大,上半年逆差為969.94億美元,同比增長97.3%,業內人士認為,國內原油對外依存度高、石化產品結構不合理及產能過剩是主因。

綜合媒體9月28日消息,據中國化工經濟技術發展中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7月,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578億美元,同比增長53.5%。其中,進口貿易總額為1836億美元,同比增長59%;出口貿易總額為741.7億美元,同比增長41.5%。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發展較為迅速,進出口貿易也十分活躍。目前,我國石化產品的出口結構已逐步從單一的資源密集型轉向資源密集型、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的綜合出口產品結構。然而,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進出口貿易逆差也一直存在。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石油化工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08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進出口貿易逆差為1635.4億美元,同比擴大40.7%;2009年,貿易逆差為1290.55億美元。2010年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進出口貿易逆差為969.94億美元,同比增長97.3%。


常軼智認為,近年來,我國原油的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進口量不斷上升,是造成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進出口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同時,由于我國石化產品的結構不合理,目前我國化工產品的出口主要是以科技含量低和附加值較低的產品為主,而對一些附加值高的高檔產品則需要大量的進口,這也是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出現進出口貿易逆差的原因之一。

常軼智還認為,目前我國大部分石化產品的產能過剩情況嚴重,市場上供大于求的情況明顯,各企業間的價格戰也會導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出現進出口貿易逆差。此外,我國自加入WTO以來的關稅逐年下降和近年來我國遭受的貿易摩擦日漸增多,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國石化產品的進出口,從而造成進出口貿易逆差。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化工行業一直是進出口貿易逆差較大的行業之一,且呈現出不斷擴大的趨勢。因此,我國需要提高石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減少貿易逆差。目前,我國不僅要限制石化產業的無序擴張,減少資源型產品和初級化工產品出口,同時也要大力發展深加工型化工產品,提高我國化工出口的品質和科技含量。而且,國內企業也要建立上下游一體化的經營結構,并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能力。此外,對預注冊環節也要重視,以避免REACH法規對我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

(田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