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取消鋼材等出口退稅 專家:下一波鎖定高污染高能耗產品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宣佈,明確從 7 月 15 日開始,取消包括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建材等在內的 406 個稅號的產品出口退稅。這是繼去年 6 月上調出口退稅率後,財稅部門首次改變出口退稅率政策,同時也是近 3 年首度反向操作,調低出口退稅率。專家指出,隨著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還將進一步取消或降低其他「兩高」 (高污染、高能耗) 產品的出口退稅。
香港《文匯報》報導,據了解,本次取消出口退稅優惠的產品分 6 大類共 406 項產品,包括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銀粉、酒精、玉米澱粉、農藥、醫藥、化工產品、塑料及製品、橡膠及製品、玻璃及製品等。此前這些產品均享受 5% 到 17% 不等的出口退稅率優惠。
此輪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鋼鐵業衝擊最為明顯。此前大部分產品享受 9% 的出口退稅優惠,而根據這次調整,國內主要鋼材出口品種 (包括熱軋、中厚板、型鋼產品等) 所有退稅優惠將被取消,加上前期鋼材國際反傾銷,令鋼材出口雪上加霜。
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王小廣表示,兩部委出台取消出口退稅政策發出了中國刺激經濟政策退市的信號,這是符合時宜的。他指出,去年對出口的刺激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並不等於國家支持「兩高」產業發展。
此外,從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勢看,經濟明顯呈復甦態勢,加上政策刺激比較多,國內投資帶動高耗能企業發展。但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對資源需求壓力大,部分行業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有必要進行調整。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亦指出,在全世界各主要國家退市的背景下,取消出口退稅優惠是中國已開始逐步退市的手段之一。實際上,從去年 11 月份開始,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就開始動態微調,回歸常態。下一步政府宏調的整體戰略將是減少經濟的對外依存度,推動產業升級以及刺激消費。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 5 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 1.1 兆美元,同比增長 44% ,其中出口 5677.4 億美元,增長 33.2% ;進口 5323.5 億美元,增長 57.5% 。
目前中國出口已超過全球出口比重的 10% ,從美國和日本的經驗看,這一比重已基本達到瓶頸值,出口份額的繼續提升將面臨較大的貿易壓力。分析人士認為,此時主動進行出口退稅的結構性調整,將有助於緩解貿易爭端,實現出口產品的升級轉型。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