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習近平亞太四國之行有力推動了與往訪國的經貿合作
鉅亨網新聞中心
商務部副部長陳健在受訪時表示,習近平副主席的亞太四國之行有力推動了中國與四國間的經貿合作關系,且可以預見,這一關系將在未來幾年得到較大發展。
據新華社6月23日報道,在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即將結束對亞太四國訪問之際,陪同習近平副主席訪問的商務部副部長陳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習近平副主席此訪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與四國的經貿合作。
在采訪中,陳健首先表示,習近平副主席率團訪問孟加拉國、老撾、新西蘭、澳大利亞四國是一次十分重要的訪問。訪問期間,習近平副主席與上述國家領導人以及工商界等就發展雙邊經貿關系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達成廣泛共識。各國均表示愿加大與中國合作的力度,促進與中國經貿關系的發展。訪問期間,習近平副主席見證了中國與這些國家一系列政府及企業間經貿合作文件協議的簽署,出席了中國與新西蘭自貿協定研討會開幕式和中澳經貿合作論壇午餐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見參加中澳CEO圓桌會兩國企業家,向世界傳遞了中國愿意發展與包括這四國在內的各國經貿關系的信息,有關國家各界反響積極。
在談到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同四國經貿合作情況時,陳健說,引人注目的是,在金融危機的挑戰之下,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雙邊貿易額不降反升,尤其是今年上半年保持高速增長,平均增幅在30%至50%左右。同時,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雙向投資也在積極開展之中,這些雙向投資有力地促進并進一步加強了雙邊經貿關系的發展。
陳健特別指出,中國與新西蘭自由貿易協定于2008年10月1日開始實施,實行降稅和減稅政策。在自貿協定安排下,中新貿易總量實現快速增長;中國與孟加拉國在亞太貿易協定框架下開展合作,實現了部分商品的減稅和降稅;中國與老撾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開展多項合作。這些貿易和投資的制度性安排都使得雙邊貿易與投資量有了很大的增長。
目前,中國與澳大利亞正在積極開展自貿區談判。陳健說:“中國政府對與澳大利亞政府商談自貿區的態度是積極的。我們希望通過雙邊自貿區的制度性安排使得雙邊經濟貿易與投資取得長足的發展。”他說,中澳第15輪自貿區協定磋商將于6月28日在北京舉行,相信雙方談判班子將會發揮更大智慧,努力工作,爭取早日達成協議。
陳健說,中國與四國經貿關系發展總體良好,但仍有很大發展潛力。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數量和規模還有很大發展和增長空間;二是合作領域正在向更廣的方向拓展,比如基礎設施、資源能源開發、加工行業、農業、高科技領域以及金融領域都有廣闊的合作前景。
他說,隨著雙邊關系不斷深化,隨著中國與這些國家的貿易投資制度性安排逐漸落實,可以預見的是,中國與這些國家的經貿關系在未來幾年將有較大發展。
陳健在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指出,盡管中國與澳大利亞合作中能源資源領域合作最受關注,但是中澳貿易投資合作不僅僅局限在能源資源領域,兩國在很多領域都已開展廣泛合作,比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金融服務業、航運服務業等。
他說,中國希望與澳大利亞達成一個高質量、平衡、互利的自由貿易協定。雙方在談判中應該表現出最大的靈活性,推動談判向積極的方向進展。
他說,中國與東盟自貿區、與新西蘭自貿協定實施后發揮了積極作用。亞太地區率先走出金融危機陰霾與這些國家間貿易投資的制度性安排分不開。中澳自貿協定將為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陳健說,澳方擁有先進的清潔能源和環保節能的技術,中國愿與澳大利亞進行這方面的合作。他說,中澳建交38年以來,兩國經貿關系中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兩國貿易額的大幅增長。從建交之初的8700萬美元,到今天的600多億美元,兩國貿易投資關系涉及領域越來越廣,越來越多的企業界人士對雙邊合作的興趣日益濃厚。兩國企業家在21日舉行的中澳CEO圓桌會議上都表現出很高積極性,這說明中澳經貿合作給兩國企業都帶來了好處,相信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從合作中獲益。
(張軼婷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