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台灣房屋調查:首購族購屋 保值抗跌最重要

鉅亨網記者盧冠誠 台北


台灣房屋今(20)日表示,針對首次購屋者進行購屋意向調查發現,首購族最重視的購屋決策因素為「保值抗跌」,佔17.89%,看來面對不景氣侵襲後房市反轉,影響首購者購屋的決策是置產除了本身需要考量外,不動產具有抗跌、保值、增值才是最重要。

根據台灣房屋調查前5大首購族決策要件,有17.89%的首購族認為「保值抗跌」是購屋第1考量條件,第2至第5決策排行,分別為「房價高低」(14.26%)、「坪數與公設比」(13%)、「貸款成數高低」(12%)、「近工作地點」(11.47%)等要件。


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副理江怡慧表示,歷經2008年金融風暴後,許多民眾逐漸意識到保值、抗跌的觀念,認為不動產是抗跌保值最佳的工具,同時未來轉手時,不動產的區位以及特殊性,對於不動產的價值可多增加抗跌性與保值性,因此,只要選對區位,是可以享受到增值的利益。

「房價高低」則是首購者購屋時的第2考量要件,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表示,主要原因仍是受大環境景氣影響,造成許多人的財富縮水了,所以當房價逐漸上升的同時,購屋者有了憂患意識,因此,更讓準新人購屋更精打細算、顧自己的荷包,購屋時更為謹慎、保守,當然房價高低仍是主宰購屋的決策。

另一方面,有13%的首購族購屋在意的第3要件「坪數與公設比」,江怡慧說,主要原因為建築法規定,8樓以上之建築應設置雙逃生梯,因此,使得目前新建案的公設比都來得高,動輒30%以上的建案比比皆是,對於首購族來說,實為一項負擔。

江怡慧提醒,一般而言首購族購屋,的經濟能力較弱,房貸負擔會是最大隱憂,因此,首購族擬定購屋計劃時,必須依據個人或家庭的經濟能力、生涯規劃與房市趨勢等3大考量選擇購屋的地點。

江怡慧建議,首購族購屋,自備款與房貸的比例最好控制在3:7,並將每月繳付貸款額度控制在全部收入的1/3以內,最好是依照「335原則」,也就是本身至少有3成的自備款,然後房貸的還款負擔不超過家庭固定總收入的3分之1,而且房屋總價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5倍,以免房貸過重,這樣才不會被錢追得很辛苦,造成財務危機與生活壓力。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