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物價,廣就業,增收入,老百姓有"四個痛"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7-20 08:43
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11.1%、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2.6%、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43.1%……
這份“成績單”,顯示出上半年中國經濟良好的總體態勢。“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老百姓對經濟形勢的體會如何?他們有什么新期待?記者就此在各地進行了采訪
房價——何時不沉重?
在位于北京市西四環的一個新開樓盤售樓處,記者遇見了騎著單車來看房的青年教師劉毅明。當聽到開盤均價高達每平方米4萬元時,這位已過而立之年的北方漢子搖搖頭,露出為難的神情。
“從北五環到南四環,從新開樓盤到二手房,我看的房子不下30處,每天除了給老婆打電話,就是接房地產公司的電話,但還是沒有買到合適的房子。”劉毅明無奈地說。
“大家都觀望著,就連裝修行業也進入淡季了。”供職于北京一家裝修公司的設計師李壯告訴記者。
隨著銷售額增幅回落,購房者的消費預期也發生重大變化,等待和觀望的情緒漸濃。面對撲朔迷離的房價走勢,原本急著買房結婚的北京市民曹建告訴記者:“我們兩個人每月收入才1萬元,動輒每平方米三四萬元的房價,我們實在難以承受。還是先租房,沒準下半年房價就降下來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同比上漲11.4%,漲幅比5月份縮小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了0.1%。
物價——漲落幾許憂
聽說北京新發地農貿批發市場菜價便宜,家住豐臺區萬柳園的封阿姨一大早便趕到這里采購。封阿姨告訴記者,“比起前兩個月,菜價是降了不少,但是,夏季常吃的大蒜、綠豆還是沒有降多少,不知不覺我這一籃子菜就花了50多元呢。”
今年以來,各地菜價漲落不定。先是粳米、玉米大漲,接著大蒜、綠豆也漲了。封阿姨告訴記者,進入暑期,她經常給家人熬綠豆湯解暑。“4月中旬我在新發地買一斤綠豆要花9.5元,6月末降到7元左右,而現在綠豆價格又反彈到8元多了。”
在安徽合肥,目前正是吃龍蝦的時令,但讓不少市民感慨的是今年餐館的龍蝦價格幾乎漲了一倍。“去年半斤一份的龍蝦只要30元左右,今年都漲到了五六十元一份,而菜市場的新鮮龍蝦價格還是五六元一斤,也不知道餐館的價格咋就漲了這么多!”合肥市民王樂說。
除了蔬菜等食品價格,作為CPI重要組成部分,住房價格也牽動著居民的日常消費。近幾個月以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的房屋租賃價格平均漲幅超過10%,不少一、二線城市房屋租金同比漲幅達到了二至四成。
就業——幾多歡喜幾多愁
7月初剛參加工作的小岳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談到找工作,她用“苦不堪言”來形容自己的求職經歷。“起初的目標是月薪5000元以上,解決北京戶口,但找這樣的工作實在太難了。”
“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大學生就業形勢一年不如一年,我只能不斷降低自己的預期,但投出去的上百份簡歷絕大部分都石沉大海,直到6月份才找到現在這份在金融企業的工作。”小岳說,“還算是比較滿意吧!有好幾個同班同學離校時工作都還沒‘搞定’。”
寧波太爾炊具有限公司是一家中等規模的炊具生產企業,面對已經開建的新廠區,公司總經理李強一直憂心忡忡。“新廠區明年初就要投產,但數百人的用工缺口很難解決。”
交談中記者得知,這家企業目前一線生產工人有300人左右,但還差七八十人才能滿負荷生產。年初以來訂單不斷增加,很多訂單都因為忙不過來只能推掉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表示,全國市場就業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變,但勞動力素質與崗位不適應的矛盾,部分企業“招工難”與求職者“就業難”的狀況,凸顯出我國就業結構性矛盾將進一步加劇,穩定和擴大就業任務仍然十分繁重。
收入——企盼更上一層樓
當被記者問及上半年收入的變化,無錫三源家用品廠的焊工章師傅忙著手里的活計笑而不答。幾經追問,他才吐出“挺滿意”三個字。
國內市場紅火,這家生產電動車零部件的工廠銷售情況不錯,章師傅每月的工資也“水漲船高”,從去年年底的2000元出頭,一路漲到現在每月最多能拿3000多元。
經濟寒冬就要過去,在金融危機中曾飽受需求萎縮之苦的電子產業最先感受到了暖意。在北京一家跨國IT企業做行政秘書的白領方嵐上半年收入向上“跳了一級”,不過她卻說自己名義收入多了一點,但腰包卻癟了。
“生活成本的上升還在承受范圍之內。主要是上半年終于買了房子,就這一項已經讓我們兩口子,以及父母、公婆兩家一起‘月光了’,感覺到了非常大的壓力。”
今年上半年我國CPI同比上漲2.6%,八大類商品中有五大類商品價格都出現上漲。與此同時,全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同比分別實際增長了7.5%和9.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