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欲建30萬輛基地長安進京無障礙

鉅亨網新聞中心


長安汽車加快了入駐北京的步伐。日前,一位接近北京市發改委的消息人士透露,北京市政府正在與中國長安汽車集團 (以下簡稱長安汽車)接洽,欲引長安汽車30萬臺整車生產基地。

“雙方談判順利,生產基地主要用于長安自主品牌汽車生產。”該消息人士透露,“北京開出的條件頗具誘惑,遠甚于曾經的吉利沃爾沃項目。”

如果上述消息屬實,在去年底試探性的在北京成立長安汽車北京工程研究院后,借助30萬臺自主品牌項目,終于可以“光明正大”進京。記者致電長安求證此事,相關人士證實,雙方的確在談,但與其它地方也有接觸。

密謀30萬臺生產基地落戶北京


上述消息人士透露,今年初,在沃爾沃項目(吉利收購沃爾沃后,沃爾沃中國工廠落戶項目)還在與北京談判的時候,北京與長安方面就有過接觸。北京方面的主導方為北京市發改委和經委等政府部門。

“當時,對于長安自主品牌進京一事,長安方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后來,由于北京方面的原因,沃爾沃工廠項目愈行愈遠。北京、長安雙方的接觸開始變得頻繁,并很快進入到實質性談判階段。”該消息人士表示。

“大約一個月前,雙方終于達成初步共識,即長安汽車在北京建立產能為30萬臺的生產基地。當時,北京曾有多個地方政府參與項目的招商,包括亦莊、平谷、密云等地。”上述人士透露。

據當時參與招商的一位人士回憶,“我們曾積極參與招標,希望長安汽車自主品牌項目能夠落戶。不久后就聽說項目基本談定,已經初步確定落戶平谷。”但就項目為何落戶汽車項目稀少的平谷,該人士并未做更多解釋。

“具體落戶北京何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長安進京。”上述消息人士認為,“北京和長安能夠”一拍即合,“是雙方各自戰略的需要”。

從長安方面來說,多年來長安偏安于山城重慶一隅,無論是在人才還是在合作項目發展上都有頗多不利。另外,長安的母公司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就在北京,但已經躋身全國四大汽車集團之一的長安汽車卻在北京并沒有更多生產項目,只是在去年年底,在北京設立了全球性研發中心——長安汽車北京工程研究院。

“相比研究院的‘前哨’作用,在北京建立生產基地的情況又不同了,到那時長安就是位于首都的企業了。”上述消息人士透露,正是在北京成立研發中心,開啟了雙方后來的深度談判之旅。

實際上,早在長安汽車北京研究院成立之時,長安對北京的“傾慕”就可見一斑。一位長安高層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首都北京這個獨特的地理位置,具有特殊的政治、經濟地位,同時也有利于吸納國際汽車人才。”

從北京方面來說,雖然已有北汽集團,但北京市政府多點支撐發展整車和零部件戰略已制定,引入競爭機制勢在必行。去年早些時候,就曾支持京西重工海外抄底德爾福資產,而并未把這個機會留給北汽。

“究其原因,一方面,北京市發展汽車工業的決心很大,尤其支持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另一方面,北汽自主品牌建設緩慢。”

條件比沃爾沃項目優惠

伴隨長安汽車30萬臺生產基地進京的還有北京方面給出的多項優惠政策。上述接近發改委的人士甚至感嘆,“開價比當初沃爾沃那樣誘人的豪華車項目還要優惠。”

據悉,北京方面對長安項目在建設資金、土地、稅收等政策上都給予了最大優惠。其中,30萬臺生產基地的建設資金,不僅全部幫助融資,還給予100%的貼息;土地方面,給予低于成本價的土地價格;稅收上,給予該項目三減兩免特殊招商政策;對于高管給予個人所得稅優惠、子女入學照顧等。

如果上述優惠政策確鑿,這的確要遠優于沃爾沃項目時傳出的條件。當時,北京市政府給沃爾沃最大的條件是協助融資30億元,提供低息貸款,三年內吉利需要支付三分之一左右的利息,三年后可根據情況,或吉利償還貸款,或地方政府以此資金入股吉利。土地的優惠幅度亦不如上述所說的長安項目。

“之所以有這么優惠的政策,可能也是為了彌補可能失去沃爾沃項目的損失。”消息人士透露,“當初出于對沃爾沃項目風險等方面的考量,沃爾沃項目在與亦莊簽約前一刻被叫停。但北京方面對于發展汽車工業的決心,尤其是自主品牌項目方面的決心未變。”

其實,就在北京引入長安項目的時候,吉利也并未放棄沃爾沃工廠落戶北京的愿景。在本報爆出吉利收購沃爾沃項目公司轉至上海,總部落戶上海嘉定的時候,有消息人士曾透露,吉利只是確定沃爾沃項目總部落戶上海嘉定,選址方面仍未完全確定。“雖然嘉定方面態度積極,但吉利堅持要在接受完沃爾沃資產后再行決定。”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