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同比破1% 通縮壓力凸顯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國家統計局2月10日公布,2015年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總水平同比上漲0.8%,較上月減少0.7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3%。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1%, 比上月大減1.8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7%;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6%,比上月再降0.2個百分點,環比持平。內需持續低迷與大宗商品價格繼續走低的雙重拖累,使得 1 月的食品與非食品漲幅均弱於季節性,疊加春節錯位因素,CPI同比下破1%,通縮壓力凸顯。
食品各分項的環比漲幅也出現了普遍較季節性更弱的現象:鮮菜、鮮果和水產品的價格環比分別上漲了4.0%、3.9%和2.2%,肉禽和蛋的價格則分別下跌了0.6%和3.4%。 豬肉價格在1月出現了環比下跌,跌幅為1.4%:盡管存欄量持續走低,但並未顯著影響到生豬的供應,2014年各季度的生豬出欄量同比分別增長了607萬頭、404萬頭、624萬頭和318萬頭,生豬出欄的同比增速也基本持穩。隨著能繁母豬存欄的持續減少,-2-生豬補欄的空間將受到進一步的制約,但短期而言,供給端對於豬肉價格的推動力度仍然有限。鮮菜、鮮果價格的漲幅趨弱,一方面是受到今年1月較往年偏暖的影響,另一方面可能也與今年春節相對較晚、節日需求尚未涌現有關。
非食品各分項漲跌互現。其中,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 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價格分別上漲0.4%、0.4%和0.2%,主要是受到服務和旅遊價格上漲的提振;煙酒及用品、居住價格持平,居住項下租金價格環比上漲0.2%、但水、電及燃料分項續降了0.3%;交通和通信、衣著價格分別下降0.4%和0.3%,國際油價1月跌勢不止,國內成品油價格首次實現“十三連跌”,交通項下的車用燃料及零配件分 項因此繼續大幅走低。
對於2015年2月的食品CPI,據高頻數據顯示,隨著春節臨近,菜價繼續上漲,但豬肉價格仍表現疲弱,預計食品CPI在節日需求的支撐下環比漲幅將得到恢復。非食品方面,原油價格在2月已經顯現企穩之勢,其拖累效應將有減弱。整體而言,預計2015年2月CPI環比上漲,同比重回1%以上,但可能仍低於1.5%的水平,通縮風險並未散。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