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投資人勿過度恐慌 金融股雖有短空 高盛不會是另一個安隆
鉅亨網編譯呂燕智 綜合外電
自週五傳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指控高盛(Goldman Sachs)(GS-US)詐欺後,市場不確定情緒陡然升高,眾人更是議論紛紛,深怕高盛事件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多金融機構的違法情事將一一爆發。
少數投資人猶記得 2001-2002 期間,安隆 (Enron) 與世界通訊 (WorldCom) 等重量級醜聞弊案不但拖累股市,更成為網路泡沫化後市場重返軌道的巨大阻礙。
不過以美股在周五大跌後,周一道瓊隨即小漲 73 點的狀況來看,大多數投資人均認為高盛事件並無大礙,不至於延燒成全面性危機。
投資機構 Auerbach Grayson 分析師 Richard Ross 強調,投資人對高盛遭受指控的消息毋須恐慌。
美國財經媒體《CNNMoney》專欄作家 Paul R. La Monica,也持相同觀點,認為高盛事件與安隆案截然不同。
原因之一是,因高盛擔保債權憑證(CDO)而受損失的非一般投資人,而是具有專業知識的其他銀行與投資機構。
此外,即使高盛屆時需支付賠償金額,數十億美元的支出絕不會導致這家龍頭投資銀行破產。
與此同時,分析師卻提醒高盛事件雖然對整體股市影響有限,但勢必會拖累金融股。
投資機構 Adams Expres 董事長 Doug Ober 說,銀行業者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都將烏雲密佈。因為一旦訴訟風險增加,為應付可能的龐大法律開銷,銀行勢必要提高準備金。
更大的危機是,是否尚有其他金融業者涉及類似爭議行為。
投資機構 Henssler Equity 經理 Ted Parrish 表示,SEC 仍對其他大型投資銀行持續進行調查,一旦傳出更多不法情事,市場狀況就會雪上加霜。
Parrish 建議投資人,此時應重新檢視持股,並謹守幾家甚少承作次級房貸商品的銀行即可。如富國銀行(Wells Fargo)(WFC-US)、紐約銀行美隆公司(Bank of New York Mellon)(BK-US)以及區域銀行Cullen/ Frost(CFR-US)等。
- 川普關稅新政引波動 用主動式投資度過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