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提防G20峰會上演“廣場協議”中國版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仍然處在艱難復蘇的過程中,無序的全球經濟可能引發一場危機混戰,為避免一次更大的危機,這次G20峰會要以理順全球經濟秩序為目標,同舟共濟、務實制定貿易平衡方案和實質性制定全球金融市場游戲規則。

據中國證券報10月20日報道,11月G20峰會將在韓國召開。G20峰會是真正有新興市場國家參加的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問題的最高合作機制。中國以積極的姿態參與了G20聯手的全球經濟危機的救助行動,在發達國家都深陷危機自身難保之中時,中國經濟的迅速企穩,特別是中國結構調整內需市場的啟動,形成進口增長超過出口增長的態勢,對穩定全球經濟起到無可替代的作用。


但我們注意到全球秩序極度混亂。完全沒有節制的貨幣擴張政策,各國債臺高筑,失業率居高不下,大宗商品價格被過度投機不斷推高,貿易保護主義越演越烈,美元貶值,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大幅升值,資產價格泡沫風險上升。

全球經濟仍然處在艱難復蘇的過程中,無序的全球經濟可能引發一場危機混戰,每個國家都可能是受害方。為避免一次更大的危機,這次G20峰會要以理順全球經濟秩序為目標,真正地同舟共濟而不能過河拆橋,務實地制訂貿易平衡的方案而不是糾纏人民幣匯率,實質性地制訂全球金融市場游戲規則而不是把各自監管替代全球監管。

所以我們認為,第一步中國應該在G20峰會之前提出議案,把重塑國際金融秩序和世界經濟格局,作為進一步穩定全球經濟推動世界經濟走出危機的G20峰會上的重要議題。一方面混亂的全球秩序確實是遏制全球經濟復蘇的最大問題,另一方面,也避免被動地“被設置”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使11月的G20峰會,變成制造中國版的廣場協議的聯手行動。近期有報道顯示,美國皮德森研究所,已經提交了一份由G20搭乘“廣場協議II”的設想,即G20成員共同接受一個類似1985年廣場協議那樣的政策框架,這個框架顯然是針對人民幣匯率的。

第二步,中國應該提出平衡全球貿易,全球金融市場的游戲規則的重新設計和制定的思路。我們認為應該提出四個思路。

推動順差國進口增長超過出口增長,逆差國出口增長超過進口增長的全球貿易的新格局。順差國包括中國、德國和日本在未來三年,要加大力度啟動內需,增加進口,保持進口增長超過出口增長的一個有效的擴大比率。逆差國,主要是美國在未來三年要增加儲蓄減少借債消費達到一定的比例,更重要的是,要放松科技產品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限制,特別是節能減排、清潔能源方面的技術出口限制,才能保持出口增長達到一定的比例。相信限制被放松越寬泛,出口增長應該越顯著。如果各方努力合作,在未來三年內,我們應該可以看到一個國際貿易相對平衡的局面。

限制投機資本進入大宗商品市場的規模。芝加哥期貨交易委員會調查顯示,2008年上半年油價上升到147美元,有超過70%是投機行為造成的,2008年下半年下降到近30美元,81%是投機行為造成。結果導致全球超過70個國家超過兩位數的通脹。今年在全球糧食儲備大幅下降,自然災害的影響在可承受范圍的形勢下,農產品價格的超常大幅上漲,應該主要是投機行為所致。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在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加大了未來全球滯脹的風險。投機資本在商品市場上大規模投機行為,擾亂了整個市場秩序,對全球經濟的復蘇帶來破壞性的影響,大大提高了我們還未走出危機就要再陷危機的危險。

按照經濟學的供求關系的商品定價原理,投機資本既沒有需求,也不需要供給,根本不應該成為商品市場的主體,甚至定價主體。商品市場的投機資本規模應該保持在價差套利的合理水平上,才能真正保持大宗商品的市場真正按照市場供求關系形成均衡價格。限制投機資本進入商品市場,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防止全球已經釋放的巨大流動性的過度泛濫。否則,大宗商品市場將成為全球危機的制造廠。

所以,中國應該提出全球聯手治理大宗商品市場的方案。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限制投機性資本大規模進入商品市場,使大宗商品市場回歸正常秩序,全球經濟回歸平穩增長的格局。

金融資本全球流動監管必須全球監管。國際貿易理論已經證明,直接投資資本的全球自由流動,對流出國和流入國都是有利的。但是至今還沒有任何經濟學、金融學的理論證明,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使流入國和流出國都能夠獲益。但是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實踐已經不斷證明,當金融資本大規模流入時迅速推高資產價格,當金融資本大規模流出時就是貨幣危機、債務危機或者金融危機。亞洲危機和南美的多次危機,都反復印證了這一結果。這次危機,全球的金融機構都從政府救助方案中被注入了大量的資金,這些變身金融資本的救助資金無孔不入,外匯市場、大宗商品市場、農產品市場,特別應該注意的是,近日資本已經再次開始大規模流入新興市場國家,新的金融風暴開始醞釀。

為了避免全球陷入危機的輪回,金融資本的全球流動必須有真正意義上的全球監管。具體說,就是金融資本不僅要受本國政府的監管,還必須受到流進國政府的監管。

鑒于大量的危機教訓和理論證明的缺乏,最重要的流入國監管就是根據流入國的經濟發展階段,金融體系的完善程度,決定金融市場的開放水平,換句話說,金融資本是不能“自由”流動的。

中國應該在G20峰會上,對全球監管機制提出,“金融資本自由流動”不是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不能成為金融監管規則的前提。換句話說,金融監管首先要對金融資本的流進流出時實施嚴格的監管,流入國對金融資本的限制不能成為是否“市場經濟國家”的判斷標準。只有這樣才能實施真正意義上的資本全球流動的全球監管。

國際主要貨幣要維持匯率的穩定。最近因為美元持續貶值,全球貨幣都升值。導致各國不得不出手干預匯率,弄得全世界都完全無供求關系為基礎的匯率形成機制可言,經濟關系都被匯率扭曲,某種意義上被美國的大選政治扭曲,稍不謹慎我們擔心會引發全球貿易戰。

中國應該強烈呼吁以美元為主的全球儲備貨幣,包括歐元英鎊日元,要努力穩定幣值,不要出現三十年代各主要貨幣競相貶值的匯率大戰,避免把全球經濟推入大蕭條。

中國應該大力倡導哪一種貨幣幣值穩定,就支持其為貿易結算貨幣。人民幣愿意成為中美貿易、中歐貿易、中日貿易和大宗商品貿易的結算貨幣。

中國必須利用G20平臺,推動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上“被存在”的諸多本不合理的行為和規則的顛覆行動,否則匯率戰、貿易戰、金融危機就會“合理”地不斷地反復危害全世界。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