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波斯灣世紀末77℃ 恐不宜人居 比估計早近100年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一項研究顯示,如果二氧化碳排放量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加,波斯灣地區在本世紀末前,部分地區綜合溫度和濕度的酷熱指數可高達攝氏77度,而且持續時間超過6小時,超出人體極限,不適合人類居住,包括杜拜、阿布扎比和伊朗南部等。有關情况出現的時間較之前估計早近100年。

香港《明報》綜合外媒報導,這項在《自然氣候變遷》(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刊登的研究文章指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勢頭不減,2100年前中東平均每10年或20年發生的熱浪就會超越年輕、健康人維持正常體溫的極限,較之前估計200年後才出現早得多。


在極乾燥環境下,人類在40℃高溫下工作亦不會致命,不過在極高濕度下,即使30℃亦可能奪命。文章指出,當出現科學家所謂的濕球(Wet-bulb)溫度(高溫和高濕)時,人類無法通過排汗降溫。舉例說,當溫度為46℃而濕度在50%,就屬於這個門檻;溫度高點、濕度低些,也同樣屬於濕球溫度。超過這種熱濕組合時,人類就撐不過6小時。

目前為止,地球上還沒有任何地區跨越致命的濕球溫度紅線,不過伊朗的馬赫夏赫爾港(Bandar Mahshahr)今年7月31日的情况已非常接近界線。文章稱,由於波斯灣地區地理及氣候特殊,因此悶熱的夏季特別具威脅。

香港《文匯報》報導,該期刊警告,若溫室氣體排放勢頭不減,波斯灣部分地區在本世紀末前將出現超越人體容忍極限的高溫,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研究利用電腦模擬波斯灣地區未來氣候變化情況,發現到本世紀完結前,部分地區綜合溫度和濕度的酷熱指數可高達攝氏77度,而且持續時間超過6小時。參與研究的帕爾教授形容,相比這種程度的酷熱,2003年造成逾7萬人死亡的歐洲熱浪就如「涼爽的日子」。

另一參與研究的教授埃爾塔希爾稱,雖然上述的超級熱浪不會經常發生,而阿布扎比、迪拜及多哈等城市居民只要利用冷氣,仍然能夠勉強居住,但對於室外工作者或沒冷氣的人,將是無法忍受。埃爾塔希爾又提到沙特阿拉伯聖城麥加氣溫雖然相對沒那麼熱,但仍然足以威脅數百萬朝聖者的性命。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