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康:“降息+降準”才是最優貨幣政策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2015年1月經濟數據出臺,CPI同比上漲0.8%,PPI同比下降4.3%,PMI突破臨界值到了49.8%。數據顯示出來的經濟狀況是通縮在加劇,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形勢不可謂不嚴峻。金融界網站小編采訪了華泰證券(行情,問診)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他認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前提下,需要政策層面的適度寬鬆。
按照傳統的邏輯,加大財政支出是寬鬆財政政策的重要表現,而固定資產投資又是加大政府支出的重頭戲。俞平康指出,受制於北方冬季影響,大部分的基建工地不能開工,以及征地的規範化、反腐的常態化使得地方官員不敢有大動作以及地方融資受限等因素的疊加使得財政政策很難發力,這就只能依靠於貨幣政策。
“雖然說是要維持一種穩健的貨幣政策,但是在經濟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的時候,市場需要適度的寬鬆。如果沒有相應的政策出臺,經濟的下行會繼續延續”。俞平康表示。
去年11月21日,央行宣布降息,而就在上周,又宣布降準。但是俞平康認為,只有降息和降準同時出現,才是最優的貨幣政策組合。“去年單純降息造成的惡果已經很明顯了,不僅貸款利率沒有下降,還造成資本市場的上揚而導致的杠桿率的上升。而此次降準的力度也很有限,隨著通縮壓力的逐漸增大,會造成實際利率的升高。”俞平康認為,降準和降息同時發力,一方面是行政性的降低基準利率,另一方面在市場中注入流動性,才能最終降低市場的均衡利率。
針對PPI的連續下跌,俞平康指出,榮枯線應該在50.9%,而不是官方公布的50%,這樣的話,49.8%的PMI指數已經很糟糕。他認為,雖然原油價格的下跌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PPI的下跌,但隨著中國在國際市場中地位的逐漸顯現,其對能源的需求也影響了能源的價格,所以,歸根到底,根本原因在於國內需求疲軟。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