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建芳:經濟為什么懼怕通縮?上半年基建力度將加大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統計局2月10號發布,2015年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0.8%,環比上漲0.3%;1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4.3%,環比下降1.1%。
中信證券(行情,問診)宏觀組認為,整體趨勢看,CPI的環比低於歷史同期,除了一定的氣候因素,國際大宗的低位和國內需求的回落是最主要影響因素,其中的服務類價格依然保持著上漲趨勢;PPI大幅低於預期,源於疲弱的國內外需求,上游價格還在加速下降,這種下降趨勢正在逐步傳導至中游行業。
經濟正滑入全面通縮狀態
雖然我國當前的CPI依然為正,並沒有達到定義中“通縮”狀態,但各種跡象表明,總量經濟正在滑入全面通縮的狀態。
GDP平減指數2014年四季度接近於零,2015年有可能出現負值。GDP平減指數能夠更加準確地反映一般物價水平走向,是對價格水平的宏觀測量。2014年四季度的GDP平減指數大概為0.48%,成為09年12月以來的最低值,同時15年還可能會繼續下降為負,一季度很可能出現負值,這將意味著總量經濟將進入“定義中的通縮狀態”。
中國經濟依然吻合菲利普斯曲線,低增長下物價水平將繼續受到抑制。中國的就業依然有著明顯的彈性,農民工就業增速與GDP增速保持著穩定的關係,2015年GDP增速預計還將進一步回落,這將進一步對價格端形成抑制。
伴隨全球經濟增速回落和美元走強,低通脹乃至通縮趨勢並不是中國獨有的,而是全球范圍的大趨勢。歐美及主要新興市場通脹都在下降,尤其是歐元區2015年由於服務業復甦滯后,通縮壓力明顯加大。2014年下半年國際油價的大幅下跌,增加國內的輸入性通縮壓力。經測算,原油價格下降30%,將降低CPI約-0.18個百分點,降低PPI約-1.23個百分點。2015年的國際油價維持低位,則將大幅壓低國內的價格水平。
經濟為什么懼怕通縮?
曾經很多經濟學家認為通縮對經濟的威脅小於通脹,克魯格曼也曾經反對通縮嚴重威脅經濟的說法,但他不久就改變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通貨緊縮終究會成為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政策制定者很難象我們期望的那樣防止它的發生,或是使形勢逆轉。”通貨緊縮究竟是如何對經濟產生威脅的呢?當前國內增長依然有明顯的下行壓力,一旦經濟全面進入通縮狀態,將對生產、就業、金融穩定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主要可能表現在:
消費和價格的螺旋式下跌。傳統的經濟理論認為,假設名義工資不變,價格總水平的下降會使實際收入增加,從而刺激消費需求,然而很多歷史經驗證明,一方面,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下降或者會引起名義工資的減少,或者會由於工資短期內的相對穩定,導致就業減少,不利於刺激消費;另一方面,持續的通貨緊縮會使消費者推遲購買,經濟會由此陷入到通貨緊縮的螺旋之中,最終導致衰退或蕭條。
企業的實際利率升高,財務成本上升,債務負擔的加重會影響他們的生產與投資活動,從而對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2012年以來,企業盈利能力持續下降,ROA水平目前已經低於同期一般貸款利率水平。當前一般貸款的加強平均利率水平還在維持在7.3%,2A企業債的發行利率也在7%左右,一旦經濟陷入全面通縮,這表示企業的新發行債務和原有債務的實際利率成本都將大幅上升,這將顯著影響正常經營。
實際債務負擔的上升和擔保價值的下降將加大金融風險。大蕭條期間,通貨緊縮會加重貸款者的實際債務負擔,使他們無力償還貸款,從而導致銀行倒閉,金融系統崩潰,就好象在大蕭條時所發生的一樣。此外,資產價格的持續下降也會產生負面的財富效應,降低資產的抵押或擔保價值,銀行被迫要求客戶盡快償還貸款或余額,這最終導致資產價格進一步下跌,貸款者的凈資產進一步減少,從而加速破產過程。我國當前的國內企業負債率達到115%,尤其房地產、礦產等行業的債務率較高,極易引發信用危機。
削弱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通貨緊縮會嚴重影響社會預期,銀行存款上升但貸款增長乏力,加大金融業壓力,損壞正常金融秩序,這將大大削弱各項貨幣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增加貨幣政策的操作難度。此外,通貨緊縮還極不利於匯率的穩定,對國際收支平衡也將產生不利影響。在2015年美元強勢背景下,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都將面臨國際資本流動的沖擊,此時一旦國內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將極易引發大的金融風險。
通縮對策:“反通縮”政策亟需雙管齊下 上半年基建力度將加大
羸弱的價格對應出疲弱的經濟,從1月的PMI和出口數據看,國內經濟正在因需求不振而陷入通縮,這可能帶來未來經濟、就業、金融領域螺旋式的負面影響,因此政策面亟需一場雙管齊下的“反通縮”戰役。
貨幣政策進一步放松是必要的,降息降準和定向寬鬆都是可以選擇的工具。社會融資成本與經濟面的弱勢相比,社會融資成本的水平依然偏高,2014年四季度名義GDP已經回落至7.7%,而二產業的名義GDP增速下降至4.8%,工業企業ROA已經低於長期的貸款利率。從時間點上看,降準已經先行,我們預計一季度仍將降息,一方面是考慮到國內經濟的疲弱,一方面也降低兼顧美國下半年加息的影響,同時考慮從到當前的出口狀態,匯率方面需要更加彈性靈活。
逆周期的財政政策需要發力擴大需求,避免經濟陷入通縮漩渦。預期財政政策以“一帶一路”為抓手,擴大赤字,繼續推動國內基建。除了傳統的交運等“鐵公基”外,政府需要將以直接投資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的方式,在糧食水利、生態環保、健康養老、資訊電網油氣等網絡工程、清潔能源、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等領域加大投入,並增加“一帶一路”所對接的國內省份的投資。由於低增長勢必帶來財政收入的增速回落,因此“逆周期”的財政政策需要增加赤字以擴大需求,避免經濟陷入通縮漩渦。2014年10月起我們已經看到發改委密集地批復了大量的基建項目,我們預期在今年上半年基建力度加大的趨勢將更加顯著。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