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抑制房地產舉措合理但短期存過度反應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摩根士丹利指出,長期發展來看,中國政府抑制房地產行業的投機行為整體上是恰當和合理的,但短期來看,中國政府和市場存在過度反應的風險。
國務院4月17日發布通知指出,商品住房價格過高、上漲過快、供應緊張的地區,商業銀行可根據風險狀況,暫停發放購買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地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放購買住房貸款。
路透援引摩根士丹利的最新報告稱,長期發展來看中國政府抑制房地產行業的投機行為整體上是恰當和合理的,但短期來看,中國政府和市場存在過度反應的風險。
報告稱,從長期發展來看,中國政府抑制房地產行業的投機行為整體上是恰當和合理的,因為這有助于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以及系統性金融穩定。
該報告指出,與上次調控相比,政府此次的調控已經吸取教訓,開始從抑制投機需求出發,而不是從供給方面懲罰房地產商。2008年面對過快上漲的房價,政府曾限制銀行發放貸款給房地產商發放貸款。
摩根士丹利認為,盡管這些措施的主要目標是抑制投機和房價過快上漲,但不排除附帶損害的可能性,即基本面可能被暫時損害。
2010年中國房地產政策已由此前的支持轉向抑制投機,遏制房價過快上漲,并且先后采取了土地、金融、稅收等多種調控手段。國務院上周連續出臺針對房地產的調控政策,包括收緊首套及二套房貸款的首付和利率政策。
摩根士丹利預計,地方政府、央行和大的國有商業銀行、銀監會等政府部門會根據這一指示,在未來數日出臺更多詳細的政策措施。?
報告指出,持續的資產價格通脹壓力很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常態而不是特例,給政策制定者帶來持續的挑戰。
摩根士丹利預計,二季度會有一次加息,人民幣會在夏天重啟升值;三季度可能還有一次加息,這將依美聯儲加息時點以及通脹形勢而定。
(徐志嬌?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