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一年擴軍近五倍 百元股激增背後有隱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不到一年時間,百元股陣營個股擴充了近5倍,而在貨幣緊縮的號角已經吹響,市場估值中樞面臨下移的壓力下存隱憂。

據中國證券報12月16日報道,從年初的4只股票到本周三的19只股票,百元股陣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擴充了近5倍。而在百元股大擴軍的背后,是新股的高價發行,是小盤股的瘋狂炒作,也是投資者對新經濟的美麗憧憬。然而,貨幣緊縮的號角已經吹響,市場估值中樞面臨下移的壓力。希望百元股在大擴容之后,留下的不是“一地雞毛”。


統計顯示,2010年1月4日,A股市場中僅有4只百元股,分別是貴州茅臺、東方園林、洋河股份以及神州泰岳。但時間僅過了不到一年,在整體市場寬幅震蕩的背景下,截至12月15日,兩市百元股已經激增至19只。

導致百元股快速增多的原因有很多,新股高價發行是其中最直接的因素之一。在今年新增的15只百元股中,除了張裕A外,其余全部為2010年新上市的股票。從新股發行市盈率來看,截至目前,在2010年首次發行的全部A股的發行市盈率平均值為57.78倍,其中,中小板新股的首發市盈率平均為53.97倍,創業板新股的首發市盈率平均值則高達69.22倍。

而從風格的角度來看,今年以來包括機構投資者在內的資金,呈現出明顯的“抓小放大”特征。自2010年1月4日至今,申萬小盤股指數累計上漲了33.11%,在此期間申萬大盤股指數下跌了13.39%。持續受到追捧,導致發行價本來就已經高企的小盤股的股價更上層樓,這從目前19只百元股中有17只股票屬于中小板或創業板便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宏觀經濟也為百元股的增多提供了環境。在經歷了2008年的金融海嘯,以及2009年的政策刺激后,國內經濟正處于發展瓶頸期——出口動能減弱、投資占比過高、劉易斯拐點隱現,都令宏觀經濟面臨明顯的轉型需求。在經濟轉型期間,資本市場對新經濟增長點充滿希望,并會本能地階段性給予相關股票溢價。事實上,目前的19只百元股基本都具備消費、節能、高新技術等概念特征。

但是,日益增多的百元股也給市場帶來了困惑,那就是此類股票較高的估值是否合理?從2010年預測市盈率來看,只有貴州茅臺、海普瑞、張裕A三只股票低于50倍,19只百元股2010年平均動態市盈率更接近80倍。有市場人士進行了一個有趣的統計,今年11月23日,洋河股份的股價達到283.8元的階段高點,以此價位計算,洋河股份的總市值為1,277億元,而以昨日收盤價計算,長江電力的總市值也僅1,288億元。

理論上,高估值得以保持至少需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中的一個:即企業成長性極高,能夠熨平估值的壓力;或者流動性充沛,使得市場整體估值保持擴張態勢。但目前來看,上述兩個條件都具備較大的不確定性。

一方面,宏觀經濟目前確實處于轉型階段,但新一輪經濟周期的領導力量其實還沒有清晰浮現。這意味著,目前百元股中的不少股票,雖然對應著高成長預期,但這種預期并不一定能夠成為現實,更難以在短期內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業績成長。

另一方面,11月CPI同比增速已經達到5.1%,考慮到農產品價格的波動性、節假日漲價預期、發達經濟體持續不斷的量化寬松等因素,未來兩個季度,國內通脹壓力都將處于一個較高的位置。正是由于這一背景,目前我們看到央行貨幣政策已經開始轉向,而在貨幣持續收緊的背景下,資本市場的估值中樞會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雖然在大盤藍籌股估值較低的情況下,整體市場估值中樞大幅下移的空間或許有限,但以百元股群體為代表的小盤股、消費股板塊卻并不一定樂觀。

總體而言,百元股的激增反映出當前市場的結構性異化問題或已達到極致。在業績增長而流動性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的時候,過高股價的支撐基礎正在逐步弱化,從這個角度而言,百元股軍團聚散便成疑。

(毛崇才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