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股民長嘆:A股難逃中石油魔咒
鉅亨網新聞中心
分析人士認為,有的品種確實到了該恐慌的時候,比如說以稀土永磁板塊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個股,許多個股泡沫已經比較多,有必要進行修整,短期應回避這類品種。但對一些防御類的股票和近期漲幅有限的個股就沒必要恐慌。
據錢江晚報11月13日報道,中石油魔咒再現!繼前天下午異動并一度漲停之后,昨天上午10點半一過,中石油和中石化“兩桶油”再度快速拉升,引發市場恐慌,股指很快出現跳水。滬指輕松跌破3000點大關,收盤報2985點,下跌162點,跌幅達5.16%,創2009年8月31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深證成指更是暴跌近千點,收盤跌958點,跌幅7%;中小板指跌幅6.3%。兩市跌停的個股達140多只;跌幅在5%以上的達1393只,占了昨天交易個股數的近3/4,而上漲的個股還不到100只。
誰是操縱中石油的“魔指”
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作為A股中的兩只超級大盤股,在市場上一直流傳著“石化拉大盤,后市不樂觀”的魔咒。因此,“兩桶油”的上漲常常會給市場帶來恐慌。市場一方面擔心主力會通過拉升股指或大盤股掩護其在其他個股上出貨;另一方面,大盤股的上漲往往需要大量資金,市場擔心資金面“失血”。
那么,在昨天和前天的異動中,究竟是誰在拉升中石油和中石化?為何會選擇在CPI等經濟數據公布的當天拉升?
恒泰證券杭州鳳起路營業部首席分析師李凌認為,本周一中石油天量限售股剛剛解禁,作為指數型基金,需要根據比重重新進行配置,調整權重結構。因此,他認為,指數型基金拉升中石油的可能性最大。“一旦有幾家指數型基金建倉,就會吸引眾多基金紛紛搶籌,有的投機資金也會趁機渾水摸魚賺一筆。”
11月8日解禁前中石油在指數型基金配置里面不到1%,而解禁后將占到5%,增加的4%帶來的資金增量是200億左右,加上國有股承諾不拋售,因此指數基金只能被動增持。從中國石油的股本結構看,雖然流通市值高居A股市場第一位,但大股東中國石油集團持有近1578億股,占了總股本的86.2%,而以目前的低價位,大股東減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中石油實際的流通籌碼非常有限。
方正證券杭州南山路營業部分析師楊慶華判斷,拉升中石油的肯定是有深厚背景的主力大資金。“我國規定境外人士在境內限購一套房,就是為了防止熱錢進入樓市吹大泡沫;同樣,管理層也要防止熱錢過多流入股市炒作,防止日本歷史上股市泡沫泛濫并最終破滅的情況在國內出現。”
楊慶華認為,如果是主力建倉,股價穩步上升,“兩桶油”對股市的殺傷力不會這么大。但這兩天操作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主力資金手法非常怪異,不像是建倉的方法,其目的應該就是打壓股市,防止泡沫被吹得過大。
揭秘股市暴跌的真相
不管操作中石油的神秘資金是誰,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股市不會無緣無故暴跌。那么,暴跌的真相是什么?
楊慶華認為,最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資源股的帶動下,不少個股普遍漲幅巨大,市場累積了大量的獲利盤,一旦有風吹草動,這些獲利盤隨時會瘋狂出逃,選擇獲袋為安。光是10月份以來,除了煤炭、有色金屬、稀土永磁等板塊,軍工板塊、新興產業股、區域振興板塊等熱點也經過了一番輪動。
二是貨幣政策轉向。10月份的高通脹數據以及超預期的新增信貸,使得投資者對于流動性收緊的憂慮升溫。央行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新增貸款達到5877億元,明顯超出年初提出的“均衡放款”的要求,流動性泛濫的壓力不容忽視。
雖然本周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年內第四次上調,而且年內經過一次加息,但市場對接下來的加息預期仍然不減,貨幣政策很可能從適度寬松轉向穩健。
中信金通證券首席分析師錢向勁認為,大盤的暴跌最關鍵還是投資者自己恐慌造成的,而恐慌的原因主要是市場累積的獲利盤太多,籌碼隨時會松動。像中石油這樣的超級大盤股一漲,市場更加擔心在政策基本面收緊的背景下,資金面會不會“失血”,主力會不會通過拉大盤股掩護出貨。
另外,股指期貨的大跌也對股市暴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從日K線圖上看,當月主力合約IF1011已是五連陰,昨天更是大跌逾7.5%;IFL1、IFL2、IFL3合約跌幅更是超過8%。遠期合約跌幅巨大,說明市場對后市較為悲觀。
股市暴跌,市場傳聞也滿天飛,有傳言印花稅上調的,有傳言央行馬上加息的。不過,有消息稱,財政部已對上調印花稅傳聞進行了否認,央行有關負責人也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該恐懼還是該貪婪
經過昨天的暴跌,市場恐慌心理進一步蔓延,不少股民紛紛打聽:大盤會不會繼續殺跌?下周要不要減倉?
據了解,分析師大多持相對樂觀的態度。“有的品種確實到了該恐慌的時候,比如說以稀土永磁板塊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個股,許多個股泡沫已經比較多,有必要進行修整,短期應回避這類品種。但對一些防御類的股票和近期漲幅有限的個股就沒必要恐慌。”中信金通的錢向勁說。
不過,他覺得,大盤的下跌仍在正常范圍內,經過這一次快速洗盤,也騰出了未來上揚的空間,有利于后期行情的發展。
楊慶華從技術面和資金面對后市行情進行了分析。他說,從技術上看,A股周K線、月K線都走勢良好,表明大盤中長期仍向好;從資金面看,在通脹預期明顯的背景下,資金仍在蜂擁入市,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和加息雖然能吸收相當數量的流動性,但跟流入的熱錢和加印出來的貨幣相比仍是小巫見大巫。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爭相開動印鈔機的大背景下,人民幣要想不過快升值,只能被動印鈔。
另外,從政策面看,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對投資者的影響最主要是在心理上,實際影響并不大;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大,對股市的影響較小。
“從中石油的異動來分析,因為其本身也是只資源股,受益于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而且估值便宜。而管理層也希望機構資金能夠進一步做大藍籌,為接下來國際板的順利推出打下基礎。只有把央企、把藍籌股做大做強,他們才能更好地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一位分析人士說。
李凌認為,經過昨天的暴跌,市場將會趨于平靜。“像銀行股本來漲得就不多,經過昨天的大跌,已沒有多少下跌空間了。因此,接下來大盤會逐步反彈。”通脹概念股中線依然看好,但因為已被大幅炒高,短期需要震蕩整理,而其他題材股會反復活躍,熱點頻繁切換。
(嵇南濤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