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股與選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08-14 13:30
對于廣大散戶股民朋友來說,投資證券市場面臨的兩個最大難題,就是選股與選時。在證券營業部,經常聽到有人抱怨:“我買的股票本身還可以,就是買的時機不對。”或者說:“大盤漲了這么多,我的股票一點都沒動,氣死人了。”
坦率地說,在股市中沒有神仙,即使是投資大師,也常常有決策錯誤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炒股票要高拋低吸,但多少算高,多少是低?某一只股票究竟應該多少錢賣才合理?可以說,幾乎沒有人能夠最低點買進,最高點拋出。只要相對能做到吃到“魚中段”就算得上是高手了。
在選時上,人人都知道宏觀經濟趨勢決定股市運行方向,做股票應順勢而為。但問題的關鍵是,沒有人能準確預測關鍵的經濟數據變化。100個經濟學家面對未來的預測能夠給出101個答案。尤其是一些專家學者為了保持公眾的關注度,常常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假如真信了他們的觀點,那肯定是要誤事的。那么,與其費力地探尋預測宏觀經濟走向的路徑,還不如簡單地學點辯證法。中國古人有句話,物極必反。就是說凡事走向極端的時候往往會向它的反面演化。所以,經常是當經濟數據最糟糕時,人們對股市最絕望時,或許就是市場真正的大底出現之時。
除了對大的趨勢判斷外,行業景氣度預測也是一門學問。之所以要對行業的選時特別提一下,是因為如果在大趨勢看淡的情形下,所有股票都很難有好的表現,但由于各行業受經濟的影響不同,因而有的行業會好于大多數其它行業。舉例來說,前一段時間,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使得對歐元區的經濟前景悲觀。歐元兌人民幣也急速貶值近15%。這對我國出口優勢行業如機電、紡織、制鞋……等行業的企業來說是個壞消息。除了要面對歐洲本土企業的價格競爭外,匯兌損失也是防不勝防的因素。但對于依賴大宗進口的行業如航空、造紙的企業來說,由于人民幣更值錢了,意味著進口成本的降低,則成了利好因素了,機構投資者也趨之若鶩。此外,從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變化中也可看出,在經濟數據同比與環比上行階段,投資者偏愛強周期行業,反之,則側重弱周期的防御性行業與品種。可以說,行業景氣度是證券投資的一個重要參數。
說完了宏觀經濟與行業景氣方面的投資時機選擇的因素后,就要聊聊個股的選擇了。實際上,挑選個股就像大海撈針一般。作為一個理性的投資者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太多。一些優秀基金經理經常掛在嘴上的話是,不看大盤看個股。有的私募基金經理甚至派人常駐所投資的目標公司附近,近距離觀察監測上市公司的一舉一動。這好比在牌桌上你能事先看到底牌是什么,這種玩法想不贏都難。在現實中,很多股民朋友買股票和在賭場里下注賭博差不多。有時連上市公司是做什么的都不清楚。坦率地說,這樣做股票,賺錢是運氣,賠錢是必然。股票投資與實業投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虛擬性。即,所謂的價值發現功能。初入股市的人有時會很好奇,為什么有的股票每股盈利很低,但股價卻很高?這種情況往往是上市公司背后有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告訴你未來有一天這家公司將會由丑小鴨變成白天鵝。現在的股價反映的是對它未來的預期。那么,這種股票究竟能漲到多高?全憑大伙的想象力了。正是由于未來充滿了不可知性,才會使得一些股票處于價格扭曲狀態。避免誤入陷阱是投資者所要做的首要功課。客觀地說,沒有人具有先知先覺的本領,成功的投資者大多要花費比一般人更多的努力。在此,建議股民朋友在做出投資決定之前,除了要認真研讀上市公司的資料之外,最好多向業內人士咨詢。這里所說的業內人士有兩類,一是證券界人士,他們往往對股價的橫向比較敏感,能夠大致了解股票是否便宜。二是某行業內人士,比如你投資的是鋼鐵股,如能找到有關鋼鐵行業方面的專家是最好不過的了。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