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量化寬鬆政策有五方面堪憂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0-10-18 10:05
市場分析師擔心美聯儲若進一步采取量化寬松政策,干預不一定有作用,更易造成通脹,對銀行業不支持,一旦失敗則非常被動。
綜合媒體10月18日報道,美聯儲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15日再次昭示將采取進一步的貨幣刺激措施,但這樣做仍未解決一個關鍵的問題:假如所有這些干預行動造成的弊大于利,該怎么辦?
央行的流動性計劃,一般被稱為量化寬松政策,其結果到目前為止頂多是好壞參半。失業率居高不下,住房市場尚未復蘇,消費者信心仍較低。
因此發行更多美元可能并不會有什么大的差別。市場人士擔心,上半年聯儲的所有刺激措施并未有重大作用,今后也不一定有任何迅速的改善。
他們對美聯儲寬松政策可能造成的弊端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的擔憂。
一是過多的干預
很多戰略師和分析師更愿意看到美聯儲讓開位置,讓市場自行尋找正常化的水平。貨幣操縱和干預股市不能永遠持續,最終聯儲將不得不放手。美聯儲以其無限的購買力維持利率在極低的水平,這只是阻止了市場的正常運作。
二是太少的干預
另一種意見是,如果聯儲真的決定推出新的寬松計劃,有可能造成干預太少而起不到作用,令所有人不開心。分析師們一直質疑干預的規模,增加5,000億美元只能使GDP提高25個點左右。野村證券(Nomura Securities)經濟學家Zach Pandl稱,伯南克的講話呈現慌張,表明他確實看到進一步寬松政策的高風險,或理事會內部有更大的意見分歧。
三是太易形成通脹
雖然伯南克一直相當坦率的表示愿意為經濟注入資金,保持健康的通脹水平,但人們擔心一旦開始,就難以停下來。刺激經濟與避免過高通脹和泡沫之間有微妙的平衡。
四是遺忘了銀行
這一次伯南克明顯對維持銀行資金能力的需求保持緘默。止贖危機毫無疑問對銀行股有影響,但聯儲的不支持也可能損害該領域,削弱更廣泛的市場復蘇。
五是手段已用盡
如果量化寬松政策失敗,美聯儲可能沒有多少手段可以來幫助修復經濟。衡量聯儲有效性的因素是失業和住房,當然還有股市。量化寬松的主要目標是讓人們開始花錢,再次冒一點險,在這點上股市有極好的反映。
(紀樂航 編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